吴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向敏中(948~1019年),字常之,开封人。为家中独子,自小父亲管教严厉,养成淳谨端厚的性格。他与张咏、寇准为同科进士,三人终身保持着极好的友谊。宋太宗赵光义曾飞白(一种字体)书向敏中、张咏二人的名字交付中书省,嘱咐道:“此名臣也,朕将用之。”

向敏中在西京洛阳当官时,曾遇到一件疑案:一天有名僧人路过某个村庄,因天色已晚,就向一户人家叩门请求投宿,但主人没有答应。僧人投宿无门,只得暂且栖身在这家门外的车棚里。半夜时分,僧人正睡觉之中,忽然被外面动静惊醒,发现一个强盗拉着一名妇女带着衣物包裹翻墙而出。僧人心想:“我昨天来借宿,主人不肯收留,现在主人家里人财俱失,明天早上发现了,必然会怪罪于我。不如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尽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想到这里,僧人决定一走了之。

只是深更半夜,四下乌黑一片,僧人又不熟悉道路,竟失足摔进了一口枯井中。事也凑巧,刚才被强盗劫持的妇女已被杀死,也抛尸在同一口枯井里。僧人一见暗暗叫苦不迭,欲出无门,只好在井中坐等。

第二天天亮,那家主人不见了妇女与财物,沿着脚印追到枯井边,发现了井底下的僧人和女尸,就将僧人扭送到官府。人赃俱在,僧人无法辩解,为免受皮肉之苦,只得含冤承认是他引诱那妇女一起逃跑,由于怕人追来,所以把她杀了扔到了井里,而本人也不慎掉了进去,偷得财物扔在井边,后来不知让什么人拿去了。

供词合情合理,于是就此结案,报到州府批复。州府官吏都认为此案判得对,人证物证俱全,唯独向敏中持有异议,认为所丢财物未能查获,案件存在疑点。他特意重新提审僧人,反复劝说,终于得知真实情况。

为寻找真凶,向敏中秘密派了一个小吏出去查访。一天,小吏来到附近村里的饭馆吃饭,饭馆的老太婆听说他是从城里来的,就问:“那个僧人的案子怎么样了?”小吏骗她说:“听说昨天已经被处决了!”老太婆说:“要是现在再抓到真的凶手会怎么样呢?”小吏肯定地答道:“这个案子已经判决,尽管错了,但如果再抓到真的凶手也不会再问罪了。”老太婆听说后,就凑了过来,悄悄地对小吏说:“这话现在说出来也没有关系了。那个女人实际上是村里的某个年轻人杀的。”说着就指点着小吏看到那户人家。小吏如获至宝,赶紧来到年轻人的家里将其擒获。后经过审问,年轻人招认不讳,又从他家里搜查到了丢失的赃物。无辜蒙冤的僧人被无罪释放。

宋真宗景德年间,辽国举兵犯边,直逼澶州(今河南濮阳南),宋真宗御驾亲征。那时,西夏党项人也欲反叛。宋真宗出征前,赐右仆射向敏中一封密诏,将西北边防托付给他,允许他相机行事。向敏中得到密诏后收藏了起来,毫不张扬,只像往常一样管理政事。当时正逢盛大的驱鬼傩会,传闻有禁军士兵要趁傩会时作乱。向敏中命亲信士兵披上甲胄,事先埋伏在廊下幕布中。第二天,将来宾、幕僚、军官、士兵全部召来,备置酒席,观赏傩会。等到傩人到来后,向敏中忽然举手,埋伏的士兵一拥而上,将傩人全部擒获,果然从他们身上搜出不少短刀匕首。向敏中下令将这些人当场在酒席前斩首,又就地挖坑深埋,然后打扫干净庭院,继续饮酒作乐。外面丝毫不知军乱之事,可见向敏中遇事敏速,极富才略。

向敏中为人清谨,能诗善文,散文如《留别知己序》等志意高远,人称有宰相风度。著有文集十五卷,今已佚。《全宋诗》卷五四录其诗十一首。《全宋文》卷一二九收其文十二篇。现录《寄寇平仲》诗一首:

九万鹏霄振翼时,与君同折月在枝。细思淳化持衡者,得到于今更有谁。

平仲即为寇准的字,为向敏中写给同年寇准之作。

3.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寇准

景德元年(1004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不能被忘记的一年。这一年,是宋朝“积弱”的开始。

从这一年的正月开始,便有十分不好的兆头,宋朝京师开封连续三次发生了地震,这是非常罕见的现象。随后,冀(今河北冀县)、益(今四川成都)、黎(今四川汉源)、雅(今四川雅安)诸州均发生了地震。

就在这一年,辽军大举攻宋,北方州县频频告急。此时,寇准刚刚当上宰相后不久,历史的风云赋予了他难得的机遇。然而,他个人的命运如同国家的命运一样,在这一年呈现出戏剧般的色彩,已经昭示出日后的悲剧迹象,悲剧的根源,既与当时的朝政局势有关,也与寇准其人的性情有关。这位民间传说中大名鼎鼎的寇老西,一生宦海沉浮,几起几伏,大起大落,有三件大事与其个人命运和国家都有紧密关系:一是澶渊之盟,二是轰动一时的“上天书”事件,三是误用丁谓,直接造成了他罢相、复相、再罢相的跌宕生涯。

寇准(962~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邽人,少年好学,通晓《左传》等经典古籍。七岁随父登华山时,便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名噪一时。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十九岁的寇准考中进士甲科,并取得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资格。当时,因宋太宗赵光义多喜录用中年人,有人便劝寇准在殿试的时候多报几岁年龄,以增大录取几率。寇准却严肃地说道:“我正思进取,怎么能欺君瞒上呢!”还是如实申报,结果,寇准凭借满腹经纶,一试得中,受任为大理寺评事(虚衔),实任大名府成安县(今河北成安)知县。与寇准同榜中进士者还有李沆、王旦和张咏,这四人后来均成为北宋名臣。

年轻的寇准被赵光义赞为“临事明敏”,颇受赞赏,自步入仕途开始,官运亨通,仕途顺利,加上人长得英俊豪迈,很容易地赢得了一份爱情,娶到了宋太祖赵匡胤宋皇后(开宝皇后)幼妹为妻。尽管寇准春风得意,但他在朝臣中却一直以刚直足智著名,非常之难得。端拱二年(989年),寇准在大殿奏事,极言利害,对朝廷的一些政策多有抨击。赵光义听不进去,生气地站起来要回内宫。寇准却牛脾气发作,上前扯住赵光义的衣角,非要皇帝听他把话讲完才能走,旁边的大臣都为寇准捏了一把冷汗。事后,赵光义想明白了,反而十分赞赏寇准的执拗,高兴地说:“我得到寇准,就像唐太宗得到魏徵一样。”寇准确实堪比魏徵,然而赵光义无论是文韬还是武略,都与李世民差得太远。

话虽如此,但赵光义对寇准始终不能像唐太宗李世民对魏徵那样亲密无间,备加信任,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寇准夫人宋氏是宋太祖赵匡胤宋皇后幼妹。当年大雪之夜,赵匡胤神秘驾崩,宋皇后命宦官王继恩急召赵匡胤幼子赵德芳进宫即位,王继恩却擅作主张,去召了赵光义,于是赵光义即位。然而,宋皇后召赵德芳进宫的一幕,赵光义却始终不能忘记,这也是为什么宋皇后死后,赵光义甘冒天下汹汹之口的议论、下令不准以皇后礼下葬宋氏的原因。赵光义的胸襟气度,也由此可见一斑,这样一个心胸狭隘且急功近利的皇帝,几次北伐契丹失败就不足为奇了。

寇准真正进入中枢的契机,也与契丹有关。有一次寇准上朝,赵光义正与群臣商议与契丹议和一事。寇准当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契丹屡屡南侵,意在劫掠,只需要加派精兵防守,绝对不能议和,并将战和的利弊做了对比。这件事后,赵光义将寇准提拔为枢密院直学士,寇准一步登天,步入了中枢机构,此时的他还不到三十岁。在各种重大问题上,赵光义也相当重视寇准的意见,为了表示恩宠,还特意将用通天犀制作的两条珍贵玉带中的一条赐给了寇准。

二十九岁时,寇准任同知枢密院事,已经步入了中枢重臣的行列。他少年得志,难免年轻气盛,意气风发,对看不顺眼的便要大加嘲讽,厌恶之色溢于言表,由此得罪了不少臣僚。知院张逊与寇准不和,一直想找机会扳倒寇准。刚好有一天,寇准和另外一名大臣温仲舒外出办事,半路上遇到一个疯子,疯子拜在寇准的马前,高喊“万岁”。这件事明显是有人要对付寇准,但寇准当时却并未在意。之后,张逊抓住此事不放,唆使心腹王宾弹劾寇准有非分之想。寇准自然不服,在朝堂上与张逊激烈辩论,二人唇枪舌剑,各自雄辩不已。赵光义眼见两名重臣不顾体面,在皇帝面前互揭隐私,各不相让,气得发抖,一怒之下,将寇准贬知青州(今山东益州),张逊也被降职为右领军卫将军。

寇准离开京师后,赵光义耳根清净了许多,却反倒有些不习惯,不免想起寇准的好处来,还经常询问有关寇准在青州的情况。

此时,赵光义的生命已经流逝到晚年,当年高梁河之战中所受的箭伤逐渐恶化成脓疮,给他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痛苦,他自知大限将至,不禁为没有立太子而发愁。之前,赵光义长子赵元佐本来是最有希望被立为皇太子的,但他同情被赵光义迫害致死的叔叔赵廷美(赵匡胤之弟),故意装作发疯发狂来发泄对父皇迫害骨肉的不满,因此被废为庶人。之后替代赵元佐位置的是异母弟陈王赵元僖,却又莫名其妙地中毒死去,皇储人选再一次空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天子也不例外,赵光义烦恼不堪下,便将寇准召回京师,任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主动征询太子人选。寇准虽然性情耿直,却深知外臣不能干预内事的祖宗家法,不便直接回答,就说:“陛下为天下选择君主,不能与妇人、宦官和近臣去商量。只愿陛下选择能符合天下所仰望的人。”赵光义犹豫了很久,提出想立襄王赵元侃(赵元佐同母弟,母李妃)。寇准委婉地回答说:“知子莫如父。”意思是说,父亲最了解自己的儿子,选择一定不会有错,终于促使赵光义下定了决心。于是襄王赵元侃被立为太子,改名赵恒,就是后来的宋真宗。

赵光义册立太子后,大赦天下。京师百姓见到太子赵恒都欢呼道:“真是个少年天子。”赵光义得知后却很不高兴,马上召寇准说:“四海之心一下子都归化了太子,那将我摆在什么地位呢!”他刚刚册立太子,太子便如此深得人心,即使有父子之情,也起了猜忌隔阂。幸得寇准说:“太子众望所归,是陛下的英明决策,是国家百姓的洪福。”赵光义听后才消气,请寇准喝酒,大醉方罢。事见《宋史·卷二百八十一·寇准传》。如果不是寇准应答巧妙,消除了赵光义莫名其妙的猜忌,后果实在难以想象。

至道三年(997年)三月,在位二十二年的赵光义因箭伤发作去世,最终未能实现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愿望。赵恒即位为宋真宗。即位时,寇准已经外贬为官,贬斥的来由非常可笑。赵光义晚年,寇准担任参知政事,也是中枢重臣。他为人耿直,一些臣僚对其人品性情极为折服,但也有一些同僚对寇准恨之入骨,可以说,寇准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仕途不可能一帆风顺。寇准走马上任后,恪尽职守,宰相吕端、参知政事李昌令等人都由他引荐升官。有人借此机会,向赵光义揭发寇准交结私党,扰乱法度。赵光义很是生气,第二天上朝时,吕端先到朝堂,赵光义就与寇准结党一事严厉责问吕端,吕端曾被赵光义称为“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在此时开始“犯糊涂”,一言不发,根本不作辩解。不久后,寇准也来到朝堂,当赵光义责问寇准时,寇准却显出刚直的个性,毫不相让,力争不已,并拿出了许多文书做证据。赵光义反而更加恼怒,说:“雀鼠尚知人意,况人乎?”认为寇准“性刚自任”,在朝堂上强辩有失执政大臣体面,于是贬其为地方官,罢知邓州。

寇准虽然没有直接支持赵光义立赵恒为太子,但毕竟是因为他的话,才使太子一事定下来。加上后来赵光义猜忌太子,也是寇准从中斡旋,因此,寇准也是帮助宋真宗赵恒登上皇位的有功之臣。赵恒一即位,就开始重用寇准,先迁为尚书工部侍郎,后历任河阳、同州、凤翔知州,再迁刑部,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1003年),赵恒将盐铁、度支、户部合为一使,寇准迁兵部,为三司使。一年后,名臣毕士安任宰相,同时推荐寇准任相,称赞寇准忠诚可嘉,资历深厚,善断大事,自己也比不上他。赵恒却还是有些担心,说:“听说寇准刚愎自用。”毕士安说:“寇准忘身殉国,坚持正道,打击邪恶,因此不为流俗所喜。此时北部边防有事,辽国人不断南下骚扰生事,正应当起用寇准这样的大臣。”于是,赵恒诏寇准为集贤殿大学士,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名列毕士安之后。这是寇准第一次入相,对热衷名利的他来说,自然是无上的荣光。

寇准与同科进士张咏友情深厚。寇准出任宰相时,张咏任益州(今成都市)刺史,他对属僚说:“寇公奇才,只可惜学术不足!”后来寇准被贬出知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时,张咏刚好从益州调回京师,路过陕州,寇准在任所设盛宴款待张咏。临别时,寇准送张咏至益州城郊,问张咏:“张公有何见教?”张咏意味深长地说:“《汉书·霍光传》不可不读。”寇准当时并不明白张咏所说何意,回到任所后,特意找出《汉书》读《霍光传》,至“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一句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张公是说我不学无术呢!”这是历史上极为著名的一段典故。

寇准虽然入相,但他所面临的局面并不乐观,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他正式拜相没几天,就发生了辽军大举侵宋事件。边境烽火雄起,皇帝昏庸,朝中大臣只知谄媚,历史将一副重大的担子压在了寇准的肩头。

自从宋太宗赵光义在高梁河一战中惨败后,宋朝一直处于战略防御的状态。雍熙三年(986年),赵光义为报一箭之仇,再次派宋军全力进攻辽国。宋军分东、西、中三路进军,东路军贪功冒进,结果大败。辽军在萧燕燕的指挥下,乘势猛攻,宋军全线崩溃。西路军老将杨业率军掩护边民撤退,在陈家谷被辽军包围,在激战中受伤几十处,被俘后绝食三日而死。此战中,宋军被歼二十余万,精锐尽失。之后,宋朝再无能力对辽国发动进攻,不得不全面转入防御。

此时,辽国国主为辽圣宗耶律隆绪,但由母亲萧燕燕摄政。她胆识过人,兼通韬略,在她的治理下,辽国国力日益强盛。实力强了,野心也就大了。萧太后气势汹汹,不断率军南侵,宋朝的北方边境频频告急。对于辽军的步步紧逼,宋军则完全采取守势。

景德元年(1004年)闰九月,萧燕燕和辽圣宗再度率领大军南下攻宋。辽军声势浩大,号称二十万,经保、定二州,直扑澶州(今河南濮阳)城下。这样,不光河北的大片领土陷入辽军之手,仅隔一河的都城开封也暴露在辽军铁骑的威胁之下。

宋军告急的文书一日之内五至,京师大震,朝廷上下慌乱不已。唯独刚刚走马上任的宰相寇准平静如常,还将告急的文书都扣下来,不让宋真宗赵恒知道。赵恒听到风声后质问寇准,寇准便将一堆急报都拿出来。赵恒一见这么多急报,立即慌了手脚,忙问该怎么办。寇准不紧不慢地说:“陛下是想尽快解决此事呢,还是想慢慢来?”赵恒当然是想尽快解决。寇准趁势说:“陛下要退辽兵,不过五天时间即可。”宋真宗自然不相信。寇准则趁机提出要赵恒率军亲征。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崇祯的网购系统

崇祯的网购系统

炸一份薯条
朱佩琪重生在了朱由检身上。登基那天,他发现自己可以在并夕夕上买东西。于是再也不怕自己会挂在歪脖子树上了。黄台吉的命运改变了。李自成的命运改变了。大明多了许...
历史 连载 0万字
凤求凰之为爱重生

凤求凰之为爱重生

滚粪球的屎壳郎
孟凰是一个来自现代充满幻想对未来迷茫的女大学生,当教师的父亲对她寄予厚望但却常年不在她的身边,表面上成熟的孟凰其实内心极度渴望安定平凡的生活甚至甘愿一事无成,害怕变化和挑战,虽然学过很多东西但都只是略知皮毛,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这样的她因一个意外来到异世界,一个不在她了解的历史中的世界,在这里她开始了改变她一生的旅程。 她用尽她的所有只为了守住她惟一的爱,可是却因为她的愚蠢和得过且过被人利用,亲
历史 连载 120万字
真仙马良归来

真仙马良归来

第三黑马
真仙马良,奉上界老祖宗法令,下界诛杀魔头!遭遇时空风暴,一身修为大减,被魔头斩杀魂魄穿越重重时空,附身在地球大一新生同名“马良”身上。 马良:我很鸭梨山大! 马良一群:172786292。
历史 连载 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