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罗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所有中国公案小说中,县令总是同时办理三桩或者更多完全不同的案件,笔者在此书中也沿用了这种饶有趣味的特色。依我看来,在这一点上,中国公案小说比西方侦探小说要更加符合实际。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地区内,主管者同时办理多个案件才是唯一合情合理的方式。
笔者遵循中国小说传统,在结尾处详细描写了行刑过程。中国人的正义观念要求对于罪犯受刑应做出详尽描述。笔者借用了中国明代小说中所描写的风土人情,而本书背景实则是在几百年之前。书中插图同样借用了明代的服饰和习俗,而并非是唐代所有。
狄公是中国古代著名判官之一,历史上实有其人,是唐代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其全名为狄仁杰,生于公元630年,卒于700年,后来官至宰相,对于国家政事有过许多良好建议,起到了有益的影响。正是由于享有断案如神的名声,在后来的许多中国公案小说里,他被塑造成一位英雄人物,当然这些小说的大多数内容并无史实基础,纯属虚构而成。
中文素材来源
笔者从十六世纪的中国公案小说中借用了三个故事,且与狄公或《狄公案》毫无关联。通过笔者翻译的《狄公案》<a href="#jz_1_6" id="jzyy_1_6"><sup>(1)</sup></a>,读者已经熟悉了狄公及其四名亲随。这三个故事被重新改写,成为一个以狄公为中心人物的连续故事。由于中国公案小说中皆是由县令负责办案,因此狄公被引入这一故事中便显得十分自然。这种小说的类型比书名更为重要,无论办案的是包公、彭公、施公还是狄公,事实上并无多少差别。
密室杀人案取材于严世蕃的一则轶事。此人是明代一位臭名昭著的奸臣,死于1565年。据说他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毛笔,靠近烛火后会射出致命的暗器(见亚瑟·韦利[A. Waley]关于《金瓶梅》英译本的简介)。据前人记载,严世蕃用这种“藏有暗器的笔”作为防身之物,他在书斋中读书写字时,一旦遇到政敌惊扰,手头又没有其他兵器可用的话,便可用到此笔。在本书中,笔者将这种暗藏机关的笔写成一种杀人暗器,旨在多年后报仇雪恨,这一主题在中国小说中并不少见。还须说明的是,新笔初用时,首先需要烧去笔尖上多余的杂毛,操作时须将笔管端成与眼睛平齐,然后凑近烛火,这便给暗器从笔管中射出并刺中受害者面部提供了好机会。即使当时笔管内粘住弹簧的蜡并未烧化,有人一旦使用此笔,仍是难逃厄运,因为总要低头伏在纸上,并且与用来照亮的烛火直接相对,而这正是本书中丁护国的遭遇。
秘密遗嘱案取材于中国古代的著名故事。一个简略版本来自《棠阴比事》中的《司空省书》<a href="#jz_1_7" id="jzyy_1_7"><sup>(2)</sup></a>,另有一个来自十六世纪的著名公案小说《龙图公案》中的《扯画轴》,此书是关于宋代著名判官包公的断案故事集。还有更为详细的一个版本,来自十七世纪的故事集《今古奇观》<a href="#jz_1_8" id="jzyy_1_8"><sup>(3)</sup></a>中的《滕大尹鬼断家私》。在原来的故事中,真遗嘱藏在画中,后来被人发现。在本书中,笔者则改为画中藏有线索,而夹入的遗嘱只是掩人耳目。本书中还加入了神秘的迷宫故事。据笔者本人所知,虽然迷宫在中国宫殿介绍中偶有提及,但是中国公案小说中还从未出现过迷宫这一因素。本书中的迷宫形制,实则借用了中国式的香炉盖子。中国人习惯将一片刻出纹样的镂空薄铜板盖在装满香粉的容器上,当香粉从一端燃着之后,会像导火线一般沿着图样缓缓烧下去。在以往的几百年中,中国出版过为数不少的此类书籍,专为收集香篆造型,常是些吉祥用语,设计得十分精巧。本书借用了1878年出版的《香印图考》一书中的一幅图片。<a href="#jz_1_9" id="jzyy_1_9"><sup>(4)</sup></a>
无头女尸案在中国古代公案小说中较为常见,比如《棠阴比事》中的《从事函首》<a href="#jz_1_10" id="jzyy_1_10"><sup>(5)</sup></a>。笔者将此案改写成一个围绕着同性之爱的故事。在中国小说与戏剧中,同性之爱被视为一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关于女子之间的同性爱情,最著名的一例便是十七世纪著名剧作家李渔所著的《怜香伴》,剧中描写了少女曹语花与范云笺<a href="#jz_1_11" id="jzyy_1_11"><sup>(6)</sup></a>互相爱慕的故事。至于妇人对侍女的残酷虐待,在中国世情小说中有过许多描写,《金瓶梅》第八章便是一例。中国古代女子之间频繁出现的同性之爱与偶尔出现的性虐待现象,无疑应归因于一夫多妻的家庭制度,众多女子被迫长期居住在同一屋檐下,且生活环境十分促狭。研究社会学的学生们会在拙作《秘戏图考》<a href="#jz_1_12" id="jzyy_1_12"><sup>(7)</sup></a>中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论述。笔者在此书中之所以选择这一原因来解释案情,部分是由于能够设计出意想不到的情节发展,部分则是为了表现中国古代故事具有何等惊人的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