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夫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新课程赋予地方和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因此,课程资源开发是地方和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www.Pinwenba.com新课程实施之前,学校有了教师、教材、教室等,就能完成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之后,又提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问题。那么,新旧课程实施在这点上究竟有什么不同?什么是课程资源?新课程要求我们建立怎样的课程资源观?本节将对新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教师、学校特色发展、课程资源共享机制等问题进行系统论述。

一、新课程资源观

过去的教学活动,重视向学生传授结论性的知识,忽视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只要有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师,有一定的活动场所,有师生之间授受的载体——教材,就能够完成教学活动。新课程在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目标以及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即课程资源方面,与传统课程存在着根本性差别。新课程下,课程不只是静态的、以教材等形式体现出来的、固定的“跑道”,它还被视为学生“跑”的过程;课程目标也不只是知识和技能,还包含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三个维度相统一的目标;借以达成课程目标的载体、手段、方式、方法都有所不同。

所谓课程资源,就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可利用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人力、物力与自然资源。如教师、教材、教室,以及与教学相关的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配套指导用书、教具与学具、设施设备等是课程资源,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以及师生互动过程中生成的成果等,也是课程资源。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实现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要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仅仅依靠教师、教材和教室这几种课程资源是不够的,它要求我们拓宽视野,建立新的课程资源观,把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存在于家庭、社会和学校中的各种各样的自然性资源和社会性资源、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文字资源和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等,都纳入到课程资源的范畴中来,积极予以开发和利用。只有这样,才能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才能有效完成新课程下的教学活动。

二、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要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就必须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入手,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和课程观,尤其要在思想上使教师洞悉“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之间的区别。

1、帮助教师把握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课程实施必须高举课程标准这个“纲”。教材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只有把握课程标准,才能有效实施新课程。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侧重表述要达成的基本目标,对教学行为不予以直接规定,多表述为教学建议,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明确界定目标,确定具体的教学行为。因此,学校应组织教师参加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学科培训,在教师个体学习、反思、研究的基础上组织讨论、讲座、沙龙、论坛等活动,帮助教师切实把握课程标准。

2、树立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之一的思想

对教师来说,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目标,在这里,教材无非是实现这个基本目标的载体,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师不应被教材束缚住,而应从实现课程目标入手,以教材为蓝本,对课程实施的各种载体进行统整和使用。比如,打破教材的顺序进行重新整合,补充其他内容于课程实施中,挖掘和利用实现课程目标的其他资源等。如海南国兴中学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创立了“单元专题教学法”,果断打破教材原有顺序和结构,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专题为线索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既有效实现了课程目标,又破解了高中新课程实施之后普遍反映的“教材内容过多,课时不够”的难题。

3、确立大的课程资源观

教师要提高认识,解放思想,树立凡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条件和素材都是课程资源的观念,开发利用自身、学生、教材、场所、设施设备、实践基地等各种丰富的校内外课程资源,真正走向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课程实施轨道。

这样,对教师来说,教学就不再局限于教课本,教师也不再是教科书的被动执行者,而是立足于校内外课程资源,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出发,进行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学,从而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三、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

教师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资源,并通过自己的整理建构,使这些资源成为课程实施的条件。这些带有教师个性化的课程资源蕴涵着教师的教育智慧,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发挥着直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必须以一定的课程资源意识作指导,对课程资源进行识别、开发、利用。教师还决定着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和使用效益,比如,努力改变实验室的管理方式、服务机制,实现其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教师也是不可缺少的、关键的条件性资源。在教学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教材、教室)中,教师是实施教学的第一要素、第一资源,是教学的主导因素,缺少了教师,教学便不复存在。

教师还是教学互动中课程资源生成的主导和决定性因素。只有当师生的生活、经验、智慧、理解、困惑、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材性资源进入课程,进入教学过程时,教学才能真正成为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也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健全发展和健康成长。而这些素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的主动性是开发课程资源最重要的前提,离开了主动性,教师就不能自觉地提高鉴别能力,不能积极地积累和加工课程资源,不能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更谈不上去扩大和提高开发的程度和利用的效益。因此,学校要致力于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内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和利用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在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专业发展放在首位,通过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从而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也是丰富课程资源的有效方法。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在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善于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自我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因此,如何提升教师的反思意识,调动教师反思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反思的深度和广度,成为新课程背景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大课题。海南省在推动课改实践,推进教师反思的过程中,创立了“以校为本、区域协作、网络支持、研训一体”的专业支持体制,得到教育部的肯定和推广。其中最有创意的做法之一,就是创建“成长博客”网站,倡导教师将自己的教育故事、教学札记等发表在个人博客中,既作为个人反思的一种呈现和表达方式,也实现与承担同类教学任务和具有共同志趣的“学习共同体”的“同伴”的互动交流,还可以得到有关专家的及时指导和引领。这种反思、互助、引领产生的信息,既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阅历”,又极大地拓展了课程资源,使教师能够不断地学习他人,不断地反思、调整和完善自我,成为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

四、课程资源建设与学校特色发展

学校的特色发展离不开课程资源的支撑。要通过课程资源建设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必须对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资源禀赋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定位,充分利用并设法放大学校和学校可以利用的优势资源。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通过课程资源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着力点。

1、基于学校传统的自身定位

武侠仙侠推荐阅读 More+
霸王飞仙

霸王飞仙

谋魂天下
世间有禁仙之网,修仙是罪,求真是罪,灵魂泯灭,人不如狗,苍天何时开眼!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个天下太小,送你了!
武侠 连载 7万字
浮生枉一梦

浮生枉一梦

风动荼蘼架
我本是长在乡野一丫头,你原是少林寺里一比丘。没奈何,命途缘法翻云覆雨做推手。教你我,落入宫闱重檐惹烦愁。滚滚红尘中,输赢得失皆有度。天降富贵,你愿意拿什么来换?
武侠 连载 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