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资源建设与课程领导 (第5/5页)
陈夫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校本课程学分的分配:每个校本课程模块36课时或18课时,2个学分,每周为2课时或1课时。在高中前两年每个学生必须完成3个校本课程模块修习,以获得高中毕业的选修2学分的6个基本学分。其中,高一必须完成1个校本课程模块修习,获2个学分;高二必须完成2个校本课程模块修习,获4个学分。
学分认定的操作程序:学生提交学分申请—任课教师认定学分—学分认定小组复审—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审批—公告。
三、实践效果
2003年以来,围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这个新课程重、难点问题,该校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在如何对学生需求进行调研、如何优化整合校本课程资源、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如何实施校本课程、每位学生至少6学分怎么落实、如何保证校本课程的质量等具体难点问题上开展了有效的实践研究,开发和开设了80多门校本课程,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有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茁壮成长,也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该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理念、举措,被作为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普通高中新课程样本校校长高级研修班”案例,为广大高中学校所采纳、吸收,对全国高中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产生了一定的辐射作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近万同行先后到校考察,对省内外兄弟学校有一定的辐射作用。
案例5.6民族特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本案例节选自海南省2010年上报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该项成果荣获2010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本项成果申报者:海南国兴中学陈力(校长)、唐秀全、张垂经、吴挺拔、杨文修、吴永炜等。海南国兴中学是海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综合样本校。本项成果2009年经海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评选确定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推广项目。在此,对研究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海南国兴中学是1990年创办的突出民族特色的优质校,每年录取的新生中,均有60%以上是来自全省各地的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青少年。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国兴中学突出民族特色,在民族特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上做出了有力的探索。
一、民族特色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背景
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和优势,积极开展民族特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于弘扬民族特色文化,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增进不同民族青年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民族大团结,建设各民族师生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国兴中学围绕“民族特色”与“校本课程”问题做了深入的调研,发现各市县民族学校,基本上没有少数民族历史和民俗文化的教育活动,民族历史与文化等弱化或者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因此,该校力图开发与实施民族特色文化校本课程,利用学校与地方文化的特色资源,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特长,推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并对全省市县民族中学起到辐射与引领的作用;建构与拓宽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学校校本课程师资队伍;发掘与继承民族特色文化,加强民族特色文化的交流,扩大民族特色文化的影响。
二、主要措施
在民族特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过程中,该校以《珍珠球》、《竹竿舞》、《黎族织锦》等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体育课程为主干,逐步建立起“民族特色文化系列”校本课程体系,并根据学校的实际与需要,将《珍珠球》与《竹竿舞》模块作为全校学生必选课程,《黎族织锦》模块作为自选课程。
该校将《珍珠球》模块编入“体育与健康”课程让学生学习,单列考核;黎族“竹竿舞”,又称“跳柴”,是适合于班级集体学习的活动课程,《竹竿舞》模块在学校抓好班级培训者培训工作的情况下,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各班自行掌握),由班主任组织班级培训者示范教导的方法学习,以班级集体表演的方法考核学习结果,既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课程,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充分地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纳入学校教育内容;“黎族织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艺术含量高且适合于个体学习,《黎族织锦》模块的学习,学校配置专用的教室和织机等设备,由选修的学生自主掌握学习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到随学,以累计学习课时与完成作品呈现学习结果。
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能只是“应然”的,还必须是“实然”的;不能只是“理想”的,还必须是“实际”的。因此,学校努力做到:
1、反复研讨,做好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在海南省民族与宗教事务管理委员会、海南省文体厅、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和艺术学院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相关学科教师广泛搜集资料,比较筛选,并根据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反馈数易其稿,完成教材的编写审定。实现课程开发中“实践与研究同步推进,生成与深化相互辉映”。
2、注重在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体育校本课程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艺术文化熏陶。利用《黎族织锦》中黎族针纺工艺与黎族锦画设计的学习,在引导学生领会对黎族人民美好胜境的表现手法的同时,增强挖掘民族文化与沟通民族情感的意识;在了解传统织锦作品的编织技巧的同时,感悟黎族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对新生活的创造。学习《竹竿舞》模块,在注重音乐旋律与舞蹈动作相协调的同时,深入发掘其间的文化艺术因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感悟与尽情欣赏黎族人民巧妙地将劳动与生活和谐地融入优美音乐舞蹈的智慧,理解“哒哒瑟”这朵独特的文化奇葩的内涵。《珍珠球》模块的教学不止于单纯的球技学习,还透过球技活动,指导学生领略民族竞技胆略与艺术的结合,和为取得胜利敢于献身的精神。
3、营造氛围,做好校本课程的推广普及工作。把“竹竿舞”和“珍珠球”的比赛,列入每年“三月三”校园文化活动周的比赛内容。黎族织锦优秀作品展成为“三月三”校园文化活动周的保留节目,让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体育校本课程在学生心中扎根、开花、结果。
4、实施监控,做好校本课程的实施评价工作。《竹竿舞》与《珍珠球》进入课程设置计划后,一些班级擅自缩减学习时间,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求各班将每周的学习过程上报备案,每年“体艺节”各班参赛的成绩加权计入评价。“竹竿舞”比赛除了规定的动作之外,各班必须有50%比例的自创动作。及时、动态、生成性评价,使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体育校本课程发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5、做好校本课程的拓展工作。在民族特色文化课程的引领下,学校组织了“亮跳”(黎语“美妙的声音”之意)女声合唱团活动,主动承办全省“首届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珍珠球比赛”,通过师资培训的方式与省内外兄弟学校交流,之后,再开发与实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苏轼在海南》、《诵读三字经》、《国学精要》模块。
三、实践效果
“民族特色文化系列”与“传统文化系列”校本课程,都深受学生欢迎,从2005年至今,《竹竿舞》与《珍珠球》模块每届约800人学习,共计学习人数约4000人;《黎族织锦》模块每届约200人选修,共计约1000人选修;“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各个模块计有3000人选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内容及教学方式都非常满意,“民族特色文化系列”课程的满意率达95%以上,“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的满意率达90%以上。
该校始终围绕着“发展健康个性特长与培植文化内涵”的主题,开展研究与实施,使学生在民族风情中,带着发掘民族文化与沟通民族情感的意识学习课程,感悟与认识民族文化的深厚与丰富多彩。《珍珠球》模块,有利地促进了全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2008年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珍珠球比赛”,学校派出的男女代表队分别获得冠亚军。《竹竿舞》与《黎族织锦》模块,成为学校艺术活动与文化生活的引航课,显示出学校民族特色文化的生命力,学生编织的黎族织锦,在获省级奖励的同时,被来访的俄罗斯、新加坡和日本等国客人作为珍品收藏,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新华社、海南日报社等多家新闻媒体均对这些课程进行了专门报道;学校组织了“亮跳”女声合唱团,团员们演唱的无伴奏合唱《黎家姑娘》(黎语歌曲)在全省中学生文艺汇演中夺得合唱组第一名,并在全国中学生文艺汇演中获得二等奖,充分展示了民族特色文化校本课程拓展性效果。在民族特色文化课程的引领下,学校继续开发与实施“传统文化特色系列”课程《苏轼在海南》、《诵读三字经》、《国学精要》等校本模块,为了丰富民族特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学校于2009年上半年派出两名体育教师远赴云南,接受国家民委组织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并已着手开设箭弩、陀螺和蹴球等民族校本课程模块,学校校本课程体系正逐渐规范与完善。“发掘与继承民族特色文化,加强民族特色文化交流与影响”的工作深受社会的高度关注,2009年,省民委确定该校作为全省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与体育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并计划拨款在该校建设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与体育教育训练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