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处理 (第4/5页)
陈夫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2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一定联系,但不是简单重复,也不能把课外活动作为课内教学的延续,变相增加课堂教学时间,搞成课内损失课外补。
3 课外活动尽管可以采取上课的方式,但不能一味重复课堂教学的方式,也不能把课外活动都搞成阅读活动,从而影响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要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课外活动。
4 尽管要以自愿为前提,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但不能因此使有的学生受到冷落,被排斥在集体活动之外,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教育部于2001年6月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从小学至高中均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文件中强调学生要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藉以扩充信息的来源和渠道;要了解必要的通用的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虽仍然是必修课程,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吸取了课外活动这种组织形式的优势。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置,为我们进一步改革班级制指明了方向,也创造了条件。
二、教学过程的优化
(一)教学过程的类型及其评说
教学过程的具体进程是多种多样的,若仔细比较一个人多次教学的过程或多个人教学同一内容的过程,很难找到两堂课的过程完全相同的例子。但是,如果我们着重从某些角度去考察各人教学的过程,而撇开其他因素和细节,我们就不难把它们进行分类,描述它们的异同点。笔者曾将教学过程分为四类,即“随波逐流型”、“机械程序型”、“程序调控型”和“随机应变型”。这种分类主要考虑了两个维度:教学时是否遵循一定的模式和是否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积极的动态调控。如随波逐流型和随机应变型的共同点是不遵循一定的模式,不同点是前者不进行动态调控,随波逐流,而后者却随机应变,进行动态调控。现对四类教学过程分述如下,并作简要评说。
1、随波逐流型
这种类型的教学过程,既无周密的教学计划,也无明确的教学目的,既不遵循一定的教学模式,也不进行积极的动态调控,往往是教到哪里算哪里,形象地说,就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这种教学既不符合教育的基本要求,又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希望这种现象在教学中杜绝。
2、机械程序型
此类型可简称为“机械型”。这种类型教学的特点是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即使教学情况发生变化,也依旧按既定的模式和教学方案进行教学,不作变通,不越模式一步,其极端表现是按照既定的教案满堂灌。这种教学机械呆板,不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实践效果也不会太好。因此,在教学中要防止过于刻板的做法。
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赫尔巴特学派提出的“四步法”或“五步法”,还是苏联教学论提出的“五环节”,或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的某些改进型教学结构模式,都还没有跳出机械型模式(固定式)的框框,这是导致实际教学中机械化、形式化现象普遍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提出改进模式的一些学者要求在使用他们提出的教学结构模式时要具有灵活性,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变通(这在指导思想上相对于那些要求机械使用他们提出的模式的人是一个进步),但他们的模式本身并无相应的指导人们进行变通的规范和选择性规范,只提供了限制性规范。因此,有的教师在运用时便很难跳出框框,表现出灵活性。这样,教学从实际出发仍旧是一句空话。更有甚者,有的教师把某些模式当作灵丹妙药,用于各种场合,导致教学的形式化。
当然,这种有规则的教学比起第一类无规则的教学来,毕竟是一个进步。从理论上讲,它是将教学过程理论化、科学化的一种尝试,是值得称道的。从实践上讲,这样的模式简便易行,因此对青年教师和没有经验的教师掌握基本教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一般说来,运用这种模式也是青年教师和缺乏经验的教师提高教学水平难以逾越的阶段。
3、程序调控型
此类型可简称为“程控型”。这种类型的教学要遵循一定的模式,但模式不是机械的,而是可变的,有多重选择方案,由教师根据自己对教学情况的判断作出选择。教学中实施一定的调控,但调控不是随意的调控,而是要遵循模式的规范,受模式规范的指导和制约。这样的教学相当于在人脑中“内化”了一个有反馈机制的教学程序,然后以这种程序控制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如果这个过程中各个因素的变化是可以准确预测的,那么,课前按一定模式设定进程就可以了,多设计一些机械型模式也许就够用了。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各个因素是经常变化的,是难以准确预测的。既然如此,课前按固定模式设定一个衡定的教学进程就不合适了,必须采用可变模式,设计可变进程,预备应变方案。在这方面,机械型程序显得无能为力,它不能提供相应的规范和指导。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一种新的模式,不仅能提供机械型模式所能提供的限制性规范,更重要的是要能提供机械型模式难以提供的指导性规范和选择性规范。限制性规范解决基本倾向和进程等可预测问题,指导性规范和选择性规范部分地解决难以准确预测却可能出现的某些问题。这样的模式要设想多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供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实际出现的情况作出判断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