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由此可见,儒家的“外王之术”总是将农工商方面的知识技能纳入其内。儒家经典《尚书》中有《洪范》一篇,专门讨论作帝王者治国的根本大法,相传是箕子给周武王的建议。虽然《洪范》一篇是伪书,今人考证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者所作,但是,它代表着儒家的治术思想却是事实。《洪范》包括九个方面的治国大法,故称“洪范九畴”。“洪范九畴”涉及到政治、伦理、宗教、军事、礼仪、科技等各个方面,它们均是当政者必须掌握的治国大法,即所谓的“外王之术”。其中,科学技术是“洪范”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洪范”的第一条即是“五行”,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尚书·洪范.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上册.中华书局,1986:296—297.)有关“五行”的思想和《周易》中的阴阳观念一样,是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基本理论。同时,关于“五行”元素的构成及其特征的思想,直接涉及到水利、耕种、医药、冶金等关于农业、手工业方面的科学技术。“洪范”以“五行”作为治国大法的第一条,显然是由于“五行”系古代科学思想的基础,又涉及农业、手工业、医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些均和国计民生密切相关,故而被列为治国大法之首。此外,在“洪范”第三畴中列有八种政务,包括农业生产、商业贸易、祭祀、居住交通等方面的事宜,这些事宜均须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在“洪范”第四畴中则以“五纪”规定,包括岁、月、日、星辰、历数,这又属于天文、历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洪范”第八畴是“庶征”,即要求注意观察和把握诸如雨、旸、燠、寒、风等自然现象,顺应大自然,达到风调雨顺。由此可见,作为儒家所宣扬的九个方面的治国大法,即是将科学技术的知识技能包括在内,充分体现出儒家是将科技知识与教育包括在“外王之术”的范围之内。
儒家立足于“治国平天下”的教育价值观,希望能够培养出具有经世才能、学识的治术人才,故而也注重科学技术方面的教育。这一点,在儒家所倡导的教学内容中有明确的体现。如产生于殷周、发扬于儒家的“六艺之教”,其中的数教,就是指科学技术方面的教育。三代的数教,即所谓的数术。班固《汉书·艺文志》指出数术包括天文、历普、五行、蓍龟、杂占和形法六项,可见数教不仅包括数学、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知识,也包括宗教巫术方面的知识。儒家学派充满重人文而不重宗教的理性精神,将《周易》从西周的卜筮之学发展成合天、地、人之道的义理之学。儒家对数术的态度,也在于数术中包含数学、天文、历法等方面的自然法则和科技知识。《周礼·地官·保氏》中提出“六艺”之一的数教为“九数”,郑玄解释此“九数”为“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即为中国古代的九章算术。当然,六艺之教的数教尚不等同于后来的九章算术,但它应是九章算术的源头。晋刘徽《九章算术·序》中承认:“周工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他同意“九章”是“九数”之流。由于儒家的数教,就是承西周六艺之教而来,故此“九数”同样是儒家数教的主要内容,数教除传授数学知识和运算技能外,还包括天文、历法等方面的科技教育。这些科技知识的传授,均是与“外王之术”联系在一起的。如“天文”:“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圣王所以参政也。”(汉书·艺文志.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203.)可见,这些有关二十八宿、五星日月的天文知识,均是与圣“参政”联系在一起的,均属于“外王之术”的范畴。另外如“历谱”:“历普者,序四时之位,正分至之节,会日月五星之辰”(汉书·艺文志.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207.);又如“五行”:“五行者,五常之形气也。”(汉书·艺文志.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212.)这些科技知识技能,均可纳入“外王之术”的范畴。
还有一些儒家学者从事分科教育,治术教育是其重要方面,而科技教育同样被纳入其治术教育之中。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提出分斋教学法,他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特点,将州学分为经义、治事二斋,《宋元学案·安定学案》载:
(胡缓)立经义、治事二斋:经义则选择其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使之讲明《六经》;治事则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如治民以安其生,讲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算历以明数是也。凡教授二十余年。
所谓“治事斋”就是培养具有治理政事的治术人才,哪些算是“治术”的内容?胡瑗是将水利、历算等科技教学的内容纳入其中。他以后主持太学时,也实行这种分斋教育。胡瑗倡导的分斋教育,将科技教育纳入“治事”教育中,对后来的儒家学者影响很大,成为一种比较通行的方式。明清之际教育家陆世仪倡导“湖学教法”,“经义则当为《易》、《诗》、《书》、《礼》、《春秋》诸科,治事则宜分为天文、地理、河渠、兵法诸科。各聘请专家名士,以为之长。”(思辨录辑要,卷二十.丛书集成本陆桴亭思辨录辑要,第三册.商务印书馆,1936:200.)在他所创办的漳南书院中分为六斋:文事、武备、经史、艺能、理学、帖括。此六斋中,“艺能斋”专门教授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等科,其内容均为科技教育。其“文事斋”也包括数学、天文、地理方面的科技教育。另外,清代国子监也按经义、治事斋教学,其治事斋则包括历代典礼、赋役、律令、边防、水利、天官、河渠、算法等学科内容,或专治一事,或兼治数事,同样是将水利、天文、数学等科技教育的内容纳入“治事”教育之中。
由此可见,儒家亦很重视科技和科技教育,但是,他们所以重视这些,主要是因为科技已被纳入了儒家的“外王之术”、“有用之学”的范畴。儒家学者坚持认为,要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愿,必须深入了解、学习这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科学技术、科技教育的问题。这样,科技教育成了具有人文特色的治术教育。
(原载《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