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论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钢铁疲劳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其实科技发展至今,现代工业显示出强劲的脉搏,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受到自动化系统的挑战,然而无法改变的一点是,无论机器再如何精确,终究也代替不了人类的作用,火星计划需要一群专业人员现身说法,才能具备足够的说服力——出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在普通人“眼见为实”的简单分析法中,他们只相信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却对那些违背个人常识的真理视而不见。
自火星地球化披露以来,社会舆论就分成两个极端阵营:一方强烈支持外星殖民。他们的观点是地球资源总量有限,未来随着人口基数不断增长,肯定会逐渐削弱个人资源占有比率,降低生活品质。而太空计划的实施,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使国民经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阶段性增幅,有益于社会稳定。相反的,另一方则认为,改造火星纯属异想天开,该项计划实际上是一枚掩人耳目的烟雾弹,联邦政府通过推行不切实际的政策,从而制造虚假财政账目,为某些人中饱私囊提供便利。
苏珊娜原本更倾向于反对者的观点,但获得采访授权后,她接触了不少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他们的表述虽有差异,而对人类开发外层空间的态度,却相当一致。引用其中一位天体物理学家的话说:“我不知道当今社会上是否还有人信奉‘懒惰改变世界’这一观点,如果有,那么他读书时理工课肯定不怎么出色,因为连我这个社会学外行人都知道,矛盾人性中的贪婪私欲,和与之同时出现的神圣使命感,才是推动近代科技改革的重要支撑。正由于自身的这种天性,我们谁也无法阻止人类迈向宇宙深空的脚步,所以一味消极抵触又有什么用呢?与其拼命攻击贬低那些先驱者,倒不如试着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毕竟我们所要做的,是为后代留下生存空间,而不是一片资源消耗殆尽的贫瘠土地”
这些观念也悄悄影响着苏珊娜,尽管不怎么明显,但至少现在她觉得,就算将来自己改行当一个专业类记者,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行星漫游车在驶到钻井平台边缘时停了下来。旧历十九世纪中期,原油提炼技术成型,石油工业开始迅猛发展。这种理论上已日渐枯竭的原料,在当时还有着异常庞大的储量,为了更好地勘探与摄取它们,人类发明了大型钻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