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阿克洛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极端假设
不存在货币幻觉是支撑自然失业率理论的关键假设,因此,它也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假设。继弗里德曼在美国经济学会华盛顿年会上发表主席演讲4年后,他的劲敌詹姆斯·托宾在美国经济学会主席演讲中宣称:“当然,一名经济理论家所犯的最大过错,莫过于假设存在货币幻觉。”这一基本假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托宾没有提到,就在4年前,货币幻觉还是主流观点。货币幻觉是20世纪主要经济学家关于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核心,这些经济学家包括凯恩斯、保罗·萨缪尔森、罗伯特·索洛、欧文·费希尔、弗朗哥·莫迪利亚尼以及托宾本人。
我们认为,费希尔和凯恩斯的纯粹货币幻觉是一个相当不成熟的观念,需要认真地加以修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跳到另一个极端。相反,认为根本不存在货币幻觉的观点也未必正确,那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性。我们认为,在几乎毫无证据的基础上,采用自然失业率理论彻底摒弃货币幻觉,也是相当幼稚的。鉴于自然失业率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中的核心作用,我们应该对它进行反复验证。然而,令人吃惊的是,对这一理论的正式检验少之又少。
自然失业率理论已经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美联储、美国财政部和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绝大多数政策制定者都依赖它。不仅在美国,在欧洲和加拿大,它也被广泛接受。
实际上,这也是列车上的告示牌之所以突然引起我们注意的原因。如果我们正视货币幻觉,用正确的方式对其进行思考就会发现,经济中到处都有货币幻觉的迹象。这些迹象表明,尽管弗里德曼的自然失业率假说最贴近现实,但并不是现实本身。
教科书通常将自然失业率理论看成一个“假设”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讲的,以往的宏观经济学家推论价格变动和工资变动均与失业相互关联,通货膨胀预期在其中不起作用。<sup><a id="w4" href="#m4">[4]</a></sup>弗里德曼觉察到,只有当工资和价格的制定者有货币幻觉时,这种理论才适用;也就是说,在工资谈判和价格制定的过程中,该理论并没有将通货膨胀预期考虑在内。弗里德曼对这一传统理论进行了修正,使通货膨胀预期对工资和价格公式产生一一对应的影响。借助该经济理论,弗里德曼巧妙地解释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双双上升之谜。而且,该理论还与大多数经济计量估计相符合。
经济学教科书在讨论货币主题时总会提到,货币具有“交易媒介、价值贮藏和记账单位”等职能。货币的前两个职能已经被经济学家分析得十分透彻,它们是经济学家所谓的“货币需求”的核心,货币需求将人们希望持有的货币数量和人们的收入及现行利率联系起来。但人们很少关注货币的记账单位职能。所谓记账单位,是指人们用货币来思考。它意味着合同是以货币来计价的,而且记账是按名义值进行的。包括税收征缴条款在内的许多法律条款也都是用货币来描述的。
而且,菲利普斯曲线的新经济计量估值有所扩展,将对通货膨胀预期的调整包含在内,这似乎表明,弗里德曼的理论与数据高度吻合。这些研究没能推翻弗里德曼的推测,即通货膨胀预期对价格设定和工资设定有着一一对应的影响。而且,这些估计也很不精确,因此,它们并不能证实自然失业率可以有力地支持弗里德曼的推断。但是,对菲利普斯曲线的主流处理方式忽略了这一不利的事实。
在这些情形中,人们总是调整名义数量,以保证货币作为计账单位的职能不会受到影响。在上述每一种情形中,都会有对通货膨胀的自动调整,例如通过指数调整法或生活费用自动调整机制(cost-of-living adjustments,COLAs)。
事实上,弗里德曼观点的流行还有另一个原因,即提出时机刚刚好。菲利普斯对1861~1957年这97年间英国的名义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数据进行了经济计量分析,他发现名义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当失业率升高时,通货膨胀率下降。他的工资公式没有包含对通货膨胀预期的调整。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的美国,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都上升了,这似乎与菲利普斯已经发现的权衡关系相矛盾。自然失业率理论针对这一现象给出了一种解释: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原因是,当时发生的严重的石油供给冲击和通货膨胀预期上升导致菲利普斯曲线向外移动,而失业率上升是需求下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