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阿克洛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非理性繁荣》一书指出,初始的股票价格上涨激发了人们思想的感染力,这足以将鼓舞人心的新时代故事放大。投资者的激情本身就宣传了这些故事。
这也正是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故事。虽然本来完全是“市场造就了成功”,但人们还是确信他们的成功背后少不了投资天赋。才华横溢的投资者传奇被广为接受。塞缪尔·英萨尔是当时的传奇式投资者。他的记账员后来回忆说:“银行家们称呼我们的方式,就像杂货店老板叫他的主顾,并且努力把他们的钱塞给我们。‘麦肯罗太太,我们今天有些不错的生菜。’‘英萨尔先生,我们还有点挺好的新鲜绿钞,你能不能想办法把1000万美元花掉?’”英萨尔通过高度杠杆化的投资获得了表面上的成功,但在大萧条时期,这些投资都崩溃了,最终把他自己也赔了进去。
埃德加·劳伦斯·史密斯1925年出版的《用普通股进行长期投资》宣传了这样一个故事:从长期来看,股票通常会有丰厚回报,并且它是高明而有远见的投资者相互保守的一个秘密。人们开始觉得自己就是这种长期投资者,但事实上,他们对股票的热爱只有在股市不断上涨时才会持续。艾尔弗雷德·诺伊斯描写了当时的情况:
1929年的投机狂热看起来既没有地域上的边界,也没有社会等级的差别。那时,即使在社交谈话中表现出对投机的不赞成或稍加怀疑,都会引起如同政治和宗教争端可能带来的怨仇……在《时代》周刊上撰文指出对我来说已经颇为明显的危险信号,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不是件令人愉快的差事。发表这样的意见必然会招来攻击,有人会说这个作者妄图抹黑或终止美国的繁荣。
当市场终于在1929年彻底崩溃以后,故事也完全变了个样。全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都陷入了萧条,故事的基调也转向了不公平、腐败和欺诈。
大萧条的前因后果
和19世纪90年代美国的萧条不同,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席卷了大西洋两岸。美国的失业率在1930年11月上升到10%以上,1933年5月达到了最高的25.6%。英国的失业率在1929年股票市场崩溃的当月就超过了10%,并于1931年1月达到了最高的26.6%,直到1937年4月才又降到10%以下。德国的失业率在1929年10月超过了10%,在1930年12月达到了最高的33.7%,直到1935年6月才又降到10%以下。大萧条的影响还越过北美和欧洲,波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例如,澳大利亚的失业率在1928年12月就超过了10%,并在1931年9月达到最高点28.3%,直到1937年1月才降到10%以下。
为什么大萧条会发生?和19世纪90年代的萧条一样,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也伴有金融上的诱因:1929年全球股票市场崩溃,尤其是1929年10月28日至29日的暴跌,以及相关的银行危机。不过,我们再次面临这样的问题:仅从金融诱因的角度来看,很难理解当时经济下滑的重大现实意义。
从巴里·艾肯格林和杰弗里·萨克斯的研究中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由于金本位制的失败,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从一个国家传向另一个国家。由于全世界范围内的人们对货币均丧失了信心,中央银行保卫金本位制的手段就只剩下大幅提高利率,从而压制了本国的经济发展。艾肯格林和萨克斯发现,那些坚持金本位制时间较长的国家,遭受的痛苦也较大。而较早采取货币贬值的国家经济复苏也较早,其原因不仅在于较低的利率,还由于较低的国际价格带来的竞争优势。有很多国家(最突出的当属法国)努力维持货币不贬值,并做出了一些无谓的努力试图捍卫大势已去的金本位制。中央银行的这些做法使经济由最初的股票市场崩溃逐渐陷入长期萧条。
但我们不能把大萧条完全归咎于这些技术原因,动物精神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影响。让我们考虑一下公平问题。和19世纪90年代一样,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引发了强烈的劳资关系不公平感,并导致世界范围的劳资斗争此起彼伏。共产主义进入全盛期,因为全世界的知识分子都把它视为解决劳工阶级受剥削地位和宏观经济失败的药方。人们对商业机构的不稳定感逐渐增强,甚至担心社会契约会毫无征兆地被更改。
大萧条最初几年的显著特征是通货紧缩。美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从股票市场崩溃开始的1929年10月,到触底的1933年3月,下降了27%(在大萧条的其余时间里,消费者价格指数通常缓慢上涨)。20世纪30年代早期的通货紧缩意味着企业的利润受到了挤压:企业出售商品的收入大大减少,如果不削减工资,它们还必须按照和以前一样的数目支付工资。换句话说,如果名义工资不能降低,真实工资就会上升,可能会超出大多数雇主的支付能力,因此就会引起大规模的失业。
经济学家安东尼·奥布赖恩发现,在大萧条的头两年里,名义工资几乎没有变化。他提供的数据表明,1931年1月,制造业的名义工资只下降了2%,而消费品价格则下降了8.1%;1931年8月,制造业的工资总共才下降了3.5%,而消费品价格则下降了12.7%。1932~1933年危机更加严峻,工资大幅下降的事例也有所增加,尽管如此,由于30年代的实际工资持续上升,到30年代结束时,实际工资超过趋势性工资增长达20%。这样的实际工资上涨似乎无法和大萧条期间的大规模失业联系在一起。
很多人明确地阐述过削减工资的必要性。例如,1932年2月18日,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一所公立学校举行的一场有150名选举人参加的集会上,一名与会者就问道:“如果食品和衣服的价格都下降了28%,那么政府雇员的收入减少25%会造成什么损害呢?”显然,这是一个正确的观点,但同样明显的是,如果整个城市用提高税收手段来支付较高的实际工资,就等于把从纳税人手里获得的财富重新分配给政府雇员。
当然,公众从未完全接受过降低名义工资的观点。由于货币幻觉,被削减了名义工资(如果不是实际工资)的人们会感觉受到伤害,因此公众就会寻找理由抵制这样的削减。工会领导并不承认,实际工资而非名义工资才是问题所在,因为承认这样的事实并不符合他们自己的利益。较高的名义工资才是通往富裕之路的观点,已经在20世纪20年代成了普遍的共识,而现在人们认为这一观点更加重要了。美国劳工联合会发表的一份声明称:“我们现在的目标是提高工资,而不是降低工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升购买力,并保持经济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