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特•帕特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爱德华·索普有一位名叫弗兰克·迈耶(Frank Meyer)的长期投资者,他平时深居简出,以发掘金融界新人为乐。
1990年的一天,迈耶给索普打了个电话,提出一项特殊要求。“我发现一块好料。”迈耶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听起来十分兴奋,仿佛大学橄榄球队教练发现了下一个海斯曼奖<a id="w1"></a><a href="#m1"><sup>[1]</sup></a>获得者,“他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家伙,他曾经在大学宿舍里用奶奶的账户交易可转换债券。”
“他是谁?”
“哈佛大学天才毕业生,名字叫肯·格里芬。他让我想起了你,爱德华。”
“哈佛?”索普哼了一声,“多大?”
“21。”
“哇哦,很年轻嘛。你想我做些什么?”
“文件。”
迈耶正在为肯·格里芬设立对冲基金,意欲使用普林斯顿-纽波特的要约文件作为样板,这样可以省下不少钱。格里芬身高6英尺,体形瘦削,是个一心只想着赚钱的数学天才。索普答应了迈耶的要求,给他寄去了普林斯顿-纽波特的法律文件(在朱利亚尼横扫普林斯顿办公室之后,索普将基金改名为“西耶拉”[Sierra Partners])。在当时,起草建立对冲基金所需要的文件一般要耗费100000美元。有了索普的样板——迈耶的律师其实只是把合伙人名字改了一下,花费就能减到10000美元。
迈耶的办公室里流传着一个段子:他们聘用了一家名为“饼干刀”的法律公司<a id="w2"></a><a href="#m2"><sup>[2]</sup></a>来帮助创立格里芬的基金。最后,格里芬的基金被称为“大本营投资集团”,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戒备森严的堡垒,可以抵挡住任何想象得到的金融风暴。至少在理论上是如此。
迈耶在芝加哥经营着一只叫做格伦伍德资本管理(Glenwood Capital Management)的“对冲基金的基金”。这类公司投资一大批对冲基金,收益通常与客户一九分成。在今天,基金的基金早已成为一个很大的产业,它们所管理的资金可达数万亿美元(尽管这在2007年危机之后如同戳破的气球一样大大缩水)。但在1987年迈耶创建格伦伍德时,这个产业还是一片空白。
事实上,到20世纪80年代末普林斯顿-纽波特合伙公司关门大吉为止,对冲基金仍然只是蓬勃发展的全球金融体系的小字辈。当时叱咤风云的是保罗·都铎·琼斯(Paul Tudor Jones)和乔治·索罗斯这样的快枪手式投资者,他们凭着灵光一现(比如索罗斯就总是以腰痛作为信号)进行数百万美元的豪赌。另一类呼风唤雨的人物包括身处普林斯顿的一群鲜为人知的市场奇才——商品公司(Commodity Corp)。商品公司在商品期货界做得风生水起,风头一时无两。就连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教授保罗·萨缪尔森和普林斯顿的金融学教授伯顿·马尔基尔(Burton Malkiel)也是他们的投资者,这颇有些讽刺意味——这两位教授都是随机游走理论的信徒。
商品公司诞生了许多耀眼的交易明星,比如路易斯·摩尔·贝肯(Louis Moore Bacon,后来创立摩尔资本管理公司,管理的资金高达100亿美元)、布鲁斯·科夫勒(Bruce Kovner,后来以60亿美元建立卡克斯顿合伙公司[Caxton Associates])。在纽约崛起了一位智勇双全的交易员——朱利安·罗伯逊(Julian Robertson),他以800万美元起家成立老虎资产管理公司(Tiger Management),后来成长为200亿美元的基金巨舰。在西棕榈滩<a id="w3"></a><a href="#m3"><sup>[3]</sup></a>,伊利诺伊收益投资者公司(Illinois Income Investors,更为人熟知的是其缩写III或3I)的一群交易员正在开发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货币和衍生品市场的创新交易策略。
交易变得越来越量化,在索普和新理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数学家开始走出象牙塔,涌向华尔街。吉姆·西蒙斯的文艺复兴科技公司发行了大奖章基金(Medallion),很快便成为投资界的传奇;大卫·肖带着统计套利的光环在格林威治村的一家共产主义书店楼上创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索普的投资者在失去了原先的金鹅后开始寻找新的天才。对很多人来说,肯·格里芬正是不二之选。
索普还送了迈耶和格里芬一座金矿:好几大箱可转换债券和权证的招募说明书,其中很多由于年代久远早已在市面上消失了。对于对冲基金来说,这些都是千金难买的宝贵信息,是打开市场宝库的万能钥匙。通过研究索普所做的交易,格里芬学会了怎样自己寻找类似的机会。格里芬在多年后回忆道:
我们这一行的一大部分就是要知道什么是可能发生的,因此我不需要知道你如何赚钱的所有细节,但如果你笼统地告诉我你做了某事,然后赚了钱,那么我就知道这值得花时间去研究。换句话说,重要的是搞清楚把时间花在市场研究的哪个方面才能帮你赚钱。而知道某人已经找到了金矿在哪里……就能引导你开发出属于你自己的类似策略。这就是为什么干我们这一行总得遮遮掩掩的原因。
索普还把普林斯顿-纽波特的业务模式告诉了格里芬,包括其“利润中心”是怎样随盈利能力的变动而演化的。索普的理念被大本营全盘照搬。格里芬还照搬了索普的管理费结构——投资者根据基金的支出情况付费,而不是像大多数对冲基金那样收取固定的管理费(通常是资产管理额的2%)。
迈耶承诺支持格里芬,不过有个条件:大本营必须开在芝加哥。佛罗里达人格里芬答应了这一要求。1990年11月,怀揣460万美元,格里芬的交易生涯正式起步。他使用的是一种神秘的单一策略:可转换债券套利,就是爱德华·索普用过的那一套。
格里芬的父亲是位建筑供应商,但格里芬从小对就高科技机械感兴趣,对世间万物如何运转好奇不已,他睁大自己的蓝眼睛东张西望,似乎总是能从错综复杂的事情中看出头绪,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这在金融的混沌世界中可是巨大的优势。
在博卡拉顿社区高中(Boca Raton Community High School)读书时,格里芬开始接触计算机编程,还找了一份为IBM调试电脑的工作。他的母亲把他捎到当地的电脑卖场,在那里他可以和卖家聊半天关于电脑和软件的事情。1986年,格里芬还不满18岁,便想出了向学校兜售教育软件的主意。他和在电脑卖场认识的一群朋友组建了一家“碟现教育系统公司”<a id="w4"></a><a href="#m4"><sup>[4]</sup></a>。格里芬几年之后就把自己的股份卖了。这家公司直到现在仍在西棕榈滩营业。
在哈佛大学读大一时,格里芬在《福布斯》杂志上读到了一篇论证居家购物网公司<a id="w5"></a><a href="#m5"><sup>[5]</sup></a>股票价格过高的文章。于是他买入了该股的看跌期权,欲在股价下跌中盈利。这笔交易相当成功,给格里芬带来了几千美元的利润,但离格里芬所想象的数字还相去甚远:该权证的做市商、一家名叫萨斯奎哈纳国际集团(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的费城证券公司索取高昂的手续费,大大侵蚀了格里芬的利润。格里芬意识到,投资游戏要比自己想象的复杂多了,于是他找来所有能够找到的关于金融市场的书籍进行钻研。最终,他发现了一本关于索普最喜欢的投资工具——可转换债券的教科书。当时,索普在《战胜市场》一书中表达的思想已经被学术界所接受,并在全美国的金融学课堂上讲授。当然,格里芬后来也修过那门课,认真研读过《战胜市场》。
与索普一样,格里芬迅速发现,虽然可转换债券大多提供丰厚的利息,但这种证券大量存在定价错误的情况。他用自己的电脑技能编写了一个软件,可以用来寻找价格失准的债券。为了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格里芬在他的宿舍——位于爬满常春藤的哈佛大学卡伯特楼(Cabot House)三楼装了一个卫星天线。卫星接收器装在宿舍楼的楼顶,然后用一根电线穿过四楼的窗户,经电梯竖井接到三楼,这样他就能下载到实时股票报价了。这一计划的唯一问题是这样一来四楼的窗户就关不上了,要知道波士顿的冬天可是天寒地冻的。
1987年夏天,也就是大一暑假,格里芬从母亲和祖母等亲戚那里筹集到265000美元。秋季,一回到哈佛,他就开始用这笔钱进行投资了,主要策略是买入价格过低的权证并用卖空相应股票的方式对冲(其实就是索普的德尔塔对冲策略)。
他入市真是时候。10月,股票市场迎来了黑色星期一。格里芬的空头头寸价格跌幅远甚于权证,因为股票是受投资组合保险祸害最深的资产。
格里芬在黑色星期一毫发无伤——其实还稍微赚了点,这着实揭示了一些东西。华尔街的职业投资家无不受到了沉重打击,但却让这位身处哈佛宿舍、使用卫星、计算机和复杂投资策略的毛头小孩崭露了头角。格里芬首次领教了小概率事件的威力。
但格里芬的路还长着呢。他的策略需要同时交易多种证券,这就需要一个机构交易账户,即共同基金和对冲基金这样的专业交易者使用的账户。1989年,19岁的格里芬找到了美林公司驻波士顿的可转换债券专家特伦斯·奥康纳(Terrence O'Connor),向他推销自己看起来有些疯狂的计划:让我,肯·格里芬,19岁的、乳臭味干的大学生在你们最成熟的交易平台上一展身手,给我提供交易任何地球上存在的投资工具的便利。
格里芬居然成功了,他以自己的技术赢得了奥康纳的首肯。这位可转换债券专家同意拉格里芬一把,尽管当时美林的机构账户平均规模达1亿美元。
格里芬开始了交易,给自己知道的所有华尔街人士打电话。他得到的典型回应是:“你在宿舍房间里操作20万美元?别再打来了。”接着便是挂掉电话的“咔嚓”声。
但也有人对这位年轻的哈佛新秀十分好奇,向他透露一些当时的热门交易——套利交易的东西:为什么对冲基金要做这种交易,为什么银行自己也要参与其中。格里芬开始往纽约跑,向交易员偷拳,充实自己的知识。他对融券交易特别感兴趣,这让他知道了基金和银行将股票融给谁、为什么要融。
格里芬说:“很多人都不厌其烦地教导我。”
在格里芬以经济学学士身份从哈佛大学毕业前夕,他遇到了3I的经理贾斯丁·亚当斯(Justin Adams)。他们两人在西棕榈滩的一间餐厅吃早餐时巧遇,一起探讨起了金融市场。格里芬一边嚼着热腾腾的煎蛋饼,一边大谈他如何与华尔街各位经纪人和交易员扯上关系,并打听到许多交易界的秘闻。
亚当斯是前陆军特种部队成员,上过越战前线,回到美国后进入金融界。他饶有兴趣地听着格里芬的讲述。格里芬既聪明又专注,问了一连串关于市场的问题。亚当斯不得不经常停下来思考前后一致的答案——它们太有深度了。
亚当斯将格里芬引见给3I投资人之一的迈耶,安排他们在纽约见面。迈耶也对格里芬感到十分惊奇——这个小伙子对投资技术有着广泛的了解,而且擅长使用计算机,这在交易日渐机械化和电子化的时代前途无量。但令迈耶印象最深的还是格里芬对市场的理解力。他回忆说:
如果你只是一个管理着几十万美元的小屁孩,那你是很难通过融券实现卖空股票的。所有主要的融券商他都去拜访过,希望对方接受自己,由于他的不同寻常,他获得了很高的信用等级。
1989年,格里芬的事业之舟在芝加哥格伦伍德公司的办公室里扬帆起航,初始资金是100万美元。很快,格里芬便用自己开发的软件程序进行可转换债券交易,收获大笔利润。第一年的回报率就高达70%。迈耶对此印象深刻,他决定帮助格里芬建立自己的基金。他想着还有哪些基金的策略跟格里芬相似,这时,他的脑海里跳出了爱德华·索普的名字。
格里芬有了自己的基金,也有了自己的种子。他招募了一个交易小组,当他的手下们得知老板是个一脸学生样的小屁孩时都惊愕不已。万事俱备,只欠大名。格里芬和几位新员工写下自己为公司起的名字,然后大家一起投票。
当然了,最后胜出的是“大本营”。1990年是对冲基金“黄金十年”的元年,格里芬的资金要塞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日后金融界最恐怖的赚钱机器就这样迈出了第一步。
还在10岁时,彼得·穆勒和家人一起去欧洲旅游。周游了几个国家之后,他发现了一件怪事:不同国家的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各不相同。他问做化学工程师的父亲,能否在伦敦买入德国马克,然后拿到德国去把它们换成美元,这样就有利可图了。
就这样,小穆勒本能地把握了套利的概念。
穆勒于1963年出生于费城,但在新泽西州的韦恩市(Wayne)长大,那里距离曼哈顿只有半小时车程。穆勒从小就富于数学天分,对一切游戏都感兴趣,拼字游戏、象棋、双陆棋,没有他不喜欢的。在韦恩谷高中(Wayne Valley High School)读书时,穆勒开始对计算机编程着迷,他将编程和对游戏的热情结合起来,设计了一个双陆棋程序,把他的数学老师杀得哇哇大叫,还一口咬定电脑作弊了。
在普林斯顿大学,穆勒的主修科目是理论数学。他被神秘的数论深深吸引,着迷于其中的复杂结构和普遍模式所蕴涵的美。除此之外,穆勒对音乐的兴趣也与日俱增,他选修了几门音乐课程,还参加了一只爵士乐队,担任钢琴师,在各个学生活动和校园俱乐部中演出。
1985年,穆勒大学毕业。他驾车横穿美国,来到加利福尼亚州。他在纽约的德国软件公司德利多富(Nixdorf)找到了一份工作,但他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迟报到日期——他并不是很愿意回到东海岸去,他太喜欢加利福尼亚州了。
不久,他开始为一家体操馆弹电子琴,几位身着体操服、肌肉发达的女人随着他的音乐起舞,做着圈操和球操练习。他尽全力追逐着自己的音乐梦,找了一份为艺术体操队演奏背景音乐的差事。
很显然,这个工作没办法糊口,光是在朋友的朋友家借宿就要花费他每月200美元的房租。室友也令他难以忍受——总是在穆勒找节奏的时候在院子里乱打枪。
一天,穆勒看到一则小广告:伯克利一家小金融工程工坊BARRA有限责任公司(BARRA Inc.)招聘一位Fortran程序员。Fortran是编写统计问题程序的常用语言,穆勒对此一窍不通(虽然他对自己能够迅速掌握它毫不怀疑),也从未听说过BARRA公司。但他仍然申请了这个职位,前往伯克利面试。
穆勒自信满满地踏入BARRA的办公室,脑子里闪现的满是在普林斯顿学到的理论数学火花。他对自己将要踏入的量化金融界一无所知,也从来没有上过任何金融课程。他甚至以社会主义者自诩,揶揄自己在《华尔街日报》旧金山分部兼职的女朋友是资本主义走狗。但他对资金如何运转的理论有着浓厚的兴趣,最重要的是,他也希望可以从这份工作中赚点钱。
面试前,穆勒去了一趟洗手间,被里面的烟蒂吓了一大跳。穆勒有点洁癖,对健康极为重视,非常鄙视吸烟行为。那个烟蒂几乎毁了这次面试。穆勒打起了退堂鼓,他怎么能够忍受在有人吸烟的办公室里工作呢?最后,他还是勉强接受了面试,却得知BARRA禁止在办公室吸烟,他在洗手间看到的烟蒂是访客留下的。
经过数轮面试,他拿到了BARRA的录用通知,也接受了这份工作。
1985年,BARRA是西海岸量化金融界的泰山北斗。该公司成立于1974年,创始人是离经叛道的伯克利经济学教授巴尔·罗森堡(Barr Rosenberg),他是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从象牙塔应用到现实世界的先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