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弗•康维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strong><strong><strong>社交让内向者身心俱疲</strong></strong></strong>
<strong><strong><strong>内向型领导者还有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如果不得不长时间待在人多的地方,他们会非常疲惫。在来到社交场合之前,他们就会感到虚弱和不安,但又只能咬紧牙关忍受着这些不适。我的一位内向型同事曾经提前一天离开一个会议,因为她受够了周围有“那么多人,而且他们都那么能说”。另外一位内向型同事给我讲过一个笑话,说有一位内向的经理宁可在家看一本以前看过的并不好看的书,也不愿意去参加可怕的鸡尾酒会。</strong></strong></strong>
<strong><strong><strong>能断定你是内向者的一个特征是,跟别人相处一段时间之后,你需要时间来恢复精力、舒缓压力。约翰·格雷(John Gray)博士在著作《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职场篇》(Mars and Venus in the Workplace)中用“山洞”来比喻男人撤退时的避难所,在这里他可以暂时逃离来自女性的压力。很多内向者告诉我,当他们被外向者包围时,他们非常需要通过类似的逃离来缓解内心的极度疲惫。</strong></strong></strong>
<strong><strong><strong>对此我也有一些同感。最近我去了一个海滩享受悠闲的度假时光,然而酒店的一位客人让我体验到了这种压力。刚开始聊天时,我觉得这个人还不错。但是接下来的 45 分钟里,他一直在喋喋不休,我几次想打断他插句话都没有成功,我感到很累,一点儿也听不进去他的话。我相信内向者每天都会有这种感受。</strong></strong></strong>
<strong><strong>有时候,突如其来的事情也会带来压力。保罗·奥特是 IBM 公司的软件项目经理,有超过 15 年的工作经验。他说当别人要求他立刻答复,而他并没有答案时,就会感到有压力。他描述说那时的感觉就像“光着身子”。他最担心的就是被他称为“狙击手”的人,他们会用深奥难懂的数据来让他难堪。</strong></strong>
<strong><strong>逼着自己去承担备受关注的领导工作也会带来压力。希德·米尔斯坦对外展示的是一个外向、健谈、忙碌的领导者形象。但他也觉得角色扮演,而不是讨论问题,会带来精神上的疲惫。希德告诉我:“可能会表现为头痛,需要独处来思考‘刚才我做了什么’。跟做完运动之后的疲惫感没有什么不同……当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还得克制这种感觉,不让任何人发现,而这又给我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环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容易,但是这永远都不会成为他们自然的一面。内向型人士必须持续不断地感知自我,这需要非常多的精力。</strong></strong>
<strong><strong>2.你眼里的自己远逊于别人眼中的你</strong></strong>
<strong>我们以为的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与他们的真实看法之间总是存在落差。你应该听过这句话:“感知即现实。”索姆·哈特曼(Thom Hartman)在其著作《破解代码》(Cracking the Code)中写道:“沟通的意义就在于你所得到的回应。”内向型专业人员应该明白,他们意图表达的信息与实际传递的信息之间会出现偏差,了解这种偏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会对他们的工作有所帮助。你不想说话,别人却以为你愚蠢孤僻;你爱倾听,别人却以为你优柔寡断;你只想安静,别人却以为你懦弱。这些都是内向型领导者可能会面对的一些负面形象。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下这几方面。</strong>
<strong>你不想说话,别人却以为你愚蠢孤僻</strong>
<strong>内向的人并不想给别人留下消极的印象。然而,他们与更为外向的人在一起时,经常会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他们希望在工作环境中显得与外向的人一样有能力、有自信,但是在实际合作过程中却常常事与愿违。他们的沉默寡言可能会让别人以为他们不合群、粗鲁、迟钝,甚至是没有礼貌。这会导致其他人忍不住开口询问:“你怎么了?”可实际上内向者并没有感觉到任何不正常。乔纳森·劳奇(Jonathon Rauch)在《大西洋月刊》发表过一篇题为《关爱你的内向》的精彩文章。他提到内向者经常被人问到“你还好吗”,还会被人指责太过严肃认真。他接下来用下面这段话讨论了内向者与外向者之间的断层现象:“外向者几乎完全不了解内向者。他们以为所有人都会希望有人陪伴,尤其是他们的陪伴。他们无法想象为什么有人会想要一个人待着,实际上他们在听到对方想要独处的暗示时经常会感到很生气。尽管我多次试着向外向者解释这种情况,但我觉得他们从来没有一个人真正理解我的意思。他们听了一会儿,就会继续大声抱怨。在一段人际关系的初期,人们对彼此的印象就已经形成。虽然内向者无意表现得爱生气、难以取悦,人们却经常会对他们产生这样的印象。不幸的是,这种印象还会一直保留。”</strong>
<strong>自我表达也会导致其他人的误解。公共广播电台的一个广播节目《心灵无限》在最近的一期节目中把害羞作为主题。尽管害羞与缺乏自信、焦虑有关,而不同于内向,但是下面这些评论还是与内向相关的。其中一位受访者谈到了人们对她与众不同的嗓音的评价:“突然间,我知道他们注意到了我的一些特点。我想这就是被关注的感觉。就像人们对你的印象是错误的。因为你表面表现出来的与内心不太一样,人们并没有真正地了解你。虽然你的内心无比坚强,很有自知之明,也非常聪明……可是就因为你表现得有些内向或者胆怯,人们就会以为你是一个笨手笨脚、尖声尖气的蠢姑娘。”</strong>
<strong>在内向者不说话时,其他人会产生恶意的猜度,并把它强加到这些安静的人身上。一位内向者发现他所在的 IT 团队的其他成员以为他在密谋什么,并且在背后操纵他们的老板。为什么呢?仅仅是因为他在会议上不怎么发言。办公室政治由此变得更为丑陋,而且从这种错误认知引发的误解还会不断加深。</strong>
<strong>你爱倾听,别人却以为你优柔寡断</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