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董卓还没有到京,精明警觉的大宦官张让等先下手为强,杀死了何进。何进部将袁绍随即攻进皇宫,大杀宦官,皇宫大乱,汉少帝刘辩及陈留王刘协也被张让劫持出逃。当时董卓还没有到达洛阳,远远见到洛阳火起,知道出了变故,连忙疾行进城。半路与汉少帝一行相遇,张让等宦官被杀,汉少帝和陈留王刘协则由董卓保护回宫。董卓自以为迎接少帝有功,又自认董太后同族,入京后将何进之部全部据为己有,开始把持朝政。不久,便废汉少帝,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汉灵帝和蹇硕生前的愿望,最终由董卓实现。只是这一结果,对汉献帝而言,是祸端绝非福祉。

董卓当权后大行暴政,倒行逆施,各地诸州郡牧守纷纷起兵讨伐董卓,共推袁绍为盟主。正当双方引军对峙之时,袁绍一方发生内讧火并,各将领引兵散去,自此中原陷于战乱,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董卓进京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被视为东汉灭亡的契机,而引发这一重大事变的何氏兄妹也自食恶果,何进为宦官所杀,汉少帝刘辩与何太后为董卓毒杀,何氏一族也被斩尽杀绝,只有何进的儿媳尹氏因机缘巧合,趁乱逃过一劫。尹氏当时已经怀有身孕,后来产下一子,这位遗腹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何晏。他长大成人后,不仅是正始名士的核心,更是成为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何晏的出生在董卓进京的次年。这一年,董卓逼迫汉献帝迁都长安,并将洛阳的宫殿、官府、民房等全部烧毁,方圆二百里的繁华,在熊熊大火中尽数化为灰烬。曾经盛极一时的东汉皇家藏书也未能逃过这场浩劫,大多被毁,甚至还有人用帛书制成帷盖、滕囊,被人抢救保护下来随汉献帝西迁的图书只有七十多车,途中又丧失大半。而起初汉光武帝立都洛阳时,所携图书装车达二千余辆,后经历代皇室大力收集,典籍、图录更是多不胜数,蔚为大观。经董卓之乱后,皇室藏书荡然无存。

此刻,何晏尚在襁褓之中,对外界的险恶一无所知,而他的母亲尹氏,却日日夜夜都处在惶恐忧虑当中——她不仅要想方设法逃脱董卓的追杀,还要为日后母子二人的生计打算。生逢乱世,连汉少帝都死于非命,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质女流如何存世?然而,尹氏却是一个容貌、见识均颇为不凡的女人,很快,她就用再嫁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她的第二任丈夫,便是曹操。尹氏当机立断的选择,使得何晏直接成为曹操的继子,从而赢得了当世最强有力的保护伞。尹氏的高明眼光还不仅仅在此一处,而后来她虽然无法保住何晏的性命,却再次用计谋保住了何晏的儿子,就连司马懿都不得不佩服她。

虽然生于患难之中,何晏的成长环境却是优裕的,他随母亲生活在曹府,一切衣食用度都与曹操亲生儿子曹丕等人无异。于公侯门中成长,何晏身上已经丝毫看不出他是南阳屠夫之后的影子。他少年便以文才出众、聪慧过人而知名,大概这些先天的优势助长了其志得意满,他虽是寄人篱下,却从来没有自卑感,也不肯低调做人,每每都要与曹丕兄弟攀比服饰等礼制,甚至在曹丕被立为魏王太子后也是如此。曹丕对此极度不满,经常见到何晏时便要讥讽地叫他“假子”。

但曹丕的尖酸却改变不了曹操宠爱这“假子”的事实,曹操甚至爱他超过了自己的儿子,想让他改姓曹。不料何晏偏偏不买账,他用树枝在自己站立之处画了个圆圈,义正词严地道:“这是我们何家的地盘!”话中之意不言而喻。曹操碰了个软钉子,不由得悻悻然,但他究竟是一代枭雄人物,既然不能让何晏成为自己的儿子,那么仍旧可以让他做自己的女婿,于是将自己的爱女<a id="ch22-back" href="#ch22"><sup>[22]</sup></a>嫁给了他。

彼时社会风气,普遍重视姿容外貌,人们格外赞赏相貌俊美、风度出众的男子。甚至连曹操在会见匈奴使者时,因自卑长相寒碜,而另找俊美的文臣崔琰冒充自己。在这样一个时代,如果天生是一个美男子,理所当然会引来众人瞩目。何晏容貌俊秀,仪态万方,肤色至白,魏明帝曹叡一直怀疑他在脸上搽了粉,当上皇帝后,便想找机会戳穿这位姑父。于是,在一个炎炎夏日,曹叡召何晏入宫,有意请他吃热面饼。何晏吃得大汗淋漓,不由自主地用衣袖拭脸上的汗。曹叡等的正是这一刻,目不转睛地盯着,结果发现何晏面色还是皎皎如玉,并没有搽粉。皇帝对此结论虽然略感失望,却总算了去了一桩长久以来埋在心中的疑问,何晏也由此得了“傅粉何郎”的称号。

其实,何晏之所以白皙如玉,一半是由天生,另一半则是因为他服药的缘故。其人迷信老庄,亦追求养生修仙之术,于是取汉人药方,改制成“五石散”<a id="ch23-back" href="#ch23"><sup>[23]</sup></a>,日日服用,并自称服药后体力增强。五石散是否真能去病强身见仁见智,但它确实会令皮肤变白变细。在何晏的带动下,五石散广为流传,贵族中人相继服用,一时成为风气。

不过,何晏的矫矫不群,并不仅仅由于他的美色和文才,其人在学术上亦取得了极高的建树——曾经广集众家所注,编撰了一部集大成式的《论语集解》,远远超过了以往名家郑玄、王肃的注本。他还是魏晋玄学贵无派创始人,与王弼<a id="ch24-back" href="#ch24"><sup>[24]</sup></a>并称“王何”,被称为魏晋玄学家的代表人物。

“玄”字之义,出自《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语。玄的字面意思,即为深奥的、不容易理解的,玄学意即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说得通俗一些,即是对一些抽象内容以生动的方式方法进行解说和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学说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但它更偏向伦理,讲秩序,重人伦,倡礼仪;而道家学说是更加纯粹的哲学,它关心万物起源,任自然,重个体,关心生死及永恒。汉朝立国之初,天下饱受战乱之苦,经济凋敝,国力羸弱,君民均欲休养生息,“清净无为”的道家学说遂成为国策,长达七十余年,直接造就了著名盛世“文景之治”,成为“无为而无不为”的典型政治范例。汉武帝刘彻即位后,为了加强集权统治和钳制思想,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道家学说作为主流意识形态退出了历史舞台,并开始转化成神学,逐渐宗教化,道教由此而生。然而,到了三国时期,道家学说再次对社会人生产生了巨大影响。

自汉帝国崩溃,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大批名士死于非命,正所谓“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失望的气氛笼罩了整个士林。社会的分裂也引发了学术的分裂,一度占官方学说正统地位的儒学功业之说逐渐陷入了困境,再也无法维系人心。当士人不由自主地开始探索新的思想信仰时,思想的多元化出现了。纷扰的乱世中,士人们无时无刻不存在朝不保夕的感觉,为了逃避残酷的现实,恪守“清静无为”的老庄道家学说,理所当然地得到了他们的偏爱。老庄哲学的根本就是“道”,而“道”就是“自然”,它强调放弃主观努力,一切顺应天性,与自然保持一致,无须有所作为。于是士人们开始消极退隐,意图通过逍遥自在的行为,来寻求精神上的宁静,《老子》《庄子》《易经》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对象,总称为“三玄”,玄学由此而产生。这门最初由动摇、怀疑所导致的玄学,成功挑战了儒学的独尊地位,不仅结束了统治西汉、东汉长达数百年的经学,还开创了贯穿整个魏晋时期的玄风思潮,引发了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变革。

何晏少年时即以才秀知名,据说他从小“好老庄言”,这多半与他寄人篱下的生长环境有关。虽然他深得养父曹操喜爱,他本人亦从未表现出半分自卑,甚至还常常故意与曹丕兄弟争出风头,但正如曹丕讥讽的那般——他毕竟是个“假子”。聪慧敏感的何晏能够意识到这种血缘决定的亲疏关系,而他与曹丕之间的巨大矛盾将注定他在政治上的无所作为。实际上,曹操、曹丕父子也绝对不会让他有什么作为,这对父子对血浓于水的曹植都要极力抑制,导致曹植连自己的妻子都无法保住<a id="ch25-back" href="#ch25"><sup>[25]</sup></a>,更何况他是“假子”呢?

在魏文帝曹丕及其子魏明帝曹叡执政期间,何晏以曹操养子和女婿的双重身份,竟未获任何官职,始终赋闲在家。正是这种政治上的压抑,促使他开始服食五石散。五石散为东汉医圣张仲景所创,其成分都是些性烈有毒的石药,主要是用来治疗伤寒。何晏又在原药方上加以改进,“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所谓“神明开朗”,其实就是身体忽热忽冷,令精神产生亢奋。但何晏不计后果,将五石散当作家常便饭来吃,只求服药后所带来的一时快乐。尽管五石散费用昂贵,但很快在名士群中发展成为一种风尚,也可见苦闷是当时士人们的普遍心情,包括后来的嵇康也加入了服药的名士行列。

只是,服用五石散后副作用很多,服后人的皮肤热燥干裂,必须奔走发散。有的人难以忍受,就去卧冰。服药也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比如皮肤变得极白极嫩,以致都不能穿紧身的衣服,不然会磨破皮肤,宽衣博带由此应运而生。还有人的肌肤变得吹弹可破,细腻到不能洗澡,导致身上生出了许多虱子,“扪虱挥尘”也因而成了名士风度的象征。更有甚者,会因服用过量导致精神错乱,抽搐而死。尽管如此,名士们依旧乐此不疲,沉湎于这种自我麻醉中。如果果真服药而死,倒是可以彻底超脱尘世的纷争,获得心灵的宁静。

金乡公主性情娴静,对丈夫的怪癖不能理解。尤其何晏服药后时常胡言乱语,与同伴们自称是“诸神”。公主又是惶恐又是厌恶,担心丈夫早晚会惹祸上身。有一日,金乡公主去探望母亲杜夫人,忍不住大倒苦水,泣告道:“何晏为恶日甚,将何保身?”杜夫人反而笑道:“如此,你就不用妒忌何晏了。”

杜夫人当年是王允连环美人计的关键人物,曾为董卓、吕布、关羽、曹操等人倾心仰慕,均是能够翻云覆雨的不世豪杰人物,其所经历的大风大浪远非常人所能想象。她也不看好女婿的将来,但她认为何晏既热衷于服药,便不会再有精力去宠爱别的女人,做寡妇总要好过做妒妇,于是让女儿不必再理会何晏,任其作为。

服药毕竟只能逞一时之快,且人的脾性容易变得暴躁易怒,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寻求精神的慰藉,何晏便与好友夏侯玄<a id="ch26-back" href="#ch26"><sup>[26]</sup></a>、王弼等一批名士挥麈清谈,倡导玄学。由于他们的观点离群脱俗,玄淡简约,倾动当世,士人莫不景慕仿效,由此成为一时风气。不仅如此,何晏掀起的清谈之风影响了魏晋南北朝几百年的政治文化,玄学也成为魏晋南北朝的思想主流。

魏少帝曹芳即位后,改年号正始。何晏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名士,由此被召入朝中,从此步入仕途,成为正始名士的头面人物,也正式蜕变为一代哲学与思想大师。他所倡导的玄学、清谈更是蓬勃发展,史称“正始玄风”,何晏、王弼成为这股滔滔思潮中的核心领袖人物。

正始年间是玄学发展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被誉为“金声玉振”的正始之音,吸引了天下所有士子的目光,更多的人由此加入到玄学的行列中来,或为崇尚老庄之情,或为追求个性之心,不一而足,形成一种时髦风气,在京师弥漫开来。

当时大将军曹爽正与太傅司马懿明争暗斗,何晏名气如此之大,又兼有曹操养子及女婿的双重身份,代表着曹魏一方,以致司马懿都起了不敢小觑之心,特派长子司马师混入其中。司马师素以务实闻名,加入名士清谈行列本意是在防范何晏,不料也因此对玄学着了迷,对王弼的才华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到了正始后期,阮籍、山涛、嵇康、向秀等人均先后到达洛阳,慕名加入了正蓬勃发展的玄学清谈行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正因为有了越来越多的名士加入,才有了思潮强劲的一代玄风。

嵇康入洛阳时,京师士民惊叹其飘忽欲仙的风度,称其为“神人”。其实嵇康“土木形骸,不自藻饰”,比较邋遢,不过时人虽然重视外貌姿容,但更加看重气质风神,嵇康才华横溢,卓尔不群,他的不修边幅也被誉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如此出众的人物,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当权者的注意。也许是大将军曹爽的刻意笼络,也许有尚书何晏的从中牵线,也许是曹魏皇室对嵇康才华的赏识,嵇康到洛阳后不久,便娶了沛王曹林<a id="ch27-back" href="#ch27"><sup>[27]</sup></a>之女长乐亭主<a id="ch28-back" href="#ch28"><sup>[28]</sup></a>为妻,正式在洛阳安家落户。

由于娶了曹魏公主,又与曹氏同乡,嵇康也入朝为官,起初授予郎中,不久晋升为七品的中散大夫,掌论议政事,是个典型的闲职。嵇康本人也照旧轻视世事,寄情山水,纵酒清谈,洒脱不凡,过着逍遥的名士日子。

嵇康跟何晏既成为姻亲,二人个性也有颇多相同之处,自然格外亲近。何晏将五石散介绍给了嵇康,嵇康从此也开始服药。

阮籍与山涛于参加何晏主持的清谈时结识,因彼此投契,便常常结伴到首阳山黄公酒垆饮酒。嵇康在洛阳声名鹊起后,山涛因在河内郡任功曹时与其熟识,便将他引荐给了阮籍。嵇康虽比阮籍年轻十余岁,但二人第一次见面便有相见恨晚之意,很快结为至交好友,契若金兰,一度形影不离。

山涛本是气度沉静之人,自结交嵇康、阮籍后,时常联袂外出,早出晚归,频繁而密切。山涛妻子韩氏十分好奇,问丈夫在忙些什么。山涛便说了嵇康、阮籍的名字,又说:“我当年可以为友者,唯此二生耳。”

韩氏从没有见过丈夫如此对另外两个男子倾心赞扬,感到大异于常交,便有意游说丈夫邀请嵇康、阮籍来家中做客并留宿。山涛知道妻子目光敏锐、观察入微、善于识别品评人物,也想听听她的看法,遂如她所愿。当晚,山涛、嵇康、阮籍三人在山府静室中清谈,韩氏则从窗洞中窥测动静。她为嵇、阮二人仪表谈吐所吸引,竟观察了一整夜,丝毫不知疲倦。

次日,送嵇康、阮籍离开后,山涛迫不及待地询问妻子道:“二人何如?”韩氏回答道:“君才致殊不如,正当以识度相友耳。”意思是说山涛的才能、情趣根本比不上嵇康、阮籍,只能凭借见识、气度与二人结交。

每每阮籍、山涛、嵇康在黄公酒垆聚会饮酒后,又仗着酒兴到附近的竹林啸谈放歌,称为“竹林之游”,这便是后来七贤“竹林之游”的契机与序曲。不久,山涛介绍了好友向秀加入,阮籍则带进了侄子阮咸和好友王浑的儿子王戎。

向秀字子期,河内郡怀县人,与山涛同县,少年时即以文章俊秀闻名乡里。其人性情淡泊平和,有隐士情结,喜谈老庄之学,在玄学上有着极深的造诣,曾注《庄子》,后因研读《庄子》颇有心得,于乡里讲学。山涛任河内郡功曹时慕名而往,听向秀所讲“妙析奇致,大畅玄风”,见解超凡,如同“已出尘埃而窥绝冥”,二人遂成忘年之交。

当时嵇康亦寓居河内,所居山阳县与怀县相邻,这种地域上的便利令向秀、嵇康交往频繁,二人由此结为挚友,还在养生的问题上进行过一场大论辩,嵇康为此作《养生论》《答向子期难养生论》,向秀则作《难养生论》回应。向秀虽然名气远远不如嵇康、阮籍等人,却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枝独秀,在玄学上成就斐然,即使在群星闪烁的魏晋名士中,他也自有一抹独特的难以掩盖的光芒。

阮咸字仲容,为阮籍兄长阮熙之子,自幼以放达怪异知名。阮氏是陈留名门望族,整个家族聚居在同一条街,住北边的比较富有,南面的则是穷人,阮籍、阮咸叔侄都住在南面。有一年的七月初七,是传统晾晒衣物的日子。只见半条街都是北阮各家的绫罗绸缎,衣服非常华丽。阮咸见了后,立即将自己的一条粗布短裤用根竹篙挑了,晒在了中庭。别人见了大为奇怪,问他为什么,阮咸回答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意思是说,我也不能免俗,挂这个出来,暂且应景而已。

要知道,阮咸可是当时著名的美男子,号称“如玉山般光映照人”。当时太原郭奕高爽,为众人推崇,自恃很高,然而见到阮咸后,为其风度容貌心醉,叹息不已。阮咸音乐才华也极为出众,能弹一手好琵琶<a id="ch29-back" href="#ch29"><sup>[29]</sup></a>,精于鉴赏,被称为“神解”,曾与音律大家荀勖一争音律长短——

荀勖为荀子后人,博学多闻,才华出众,曾掌管宫廷乐事。某日参加宫廷宴会,荀勖忽然停箸道:“这饭是受过劳苦的柴烧成的。”在座者都认为是无稽之谈。召来厨师一问,厨师道:“是用旧车脚烧的饭。”众人这才惊佩不已。当年蔡邕听火烧柴声而得良木为焦尾琴,时人认为荀勖食饭辨柴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然阮咸却认为荀勖音乐修为不够。荀勖善解音声,时论谓之“暗解”。由于周代的钟律之器失传,当时的音律多有不合,荀勖奉命调正乐律,造新钟律,与古器谐韵,时人称其精密。阮咸听过一次荀勖的新律后,直言不讳地指出其中有误,当面“讥其声高,声高则悲,非兴国之音”。荀勖自认为精通音律,听了当然十分不快。后来有农夫在田间发掘出一把周代的玉尺,正是用来校正天下律吕的标准尺。荀勖用这把尺子来校正新律之器,才发现阮咸前言不虚,自己修正过的钟鼓、金石、丝竹均发现短了一黍,这才佩服阮氏神识,不得不承认其“神解”之名。恰恰是这样一位才貌俱全的男子,竟然如此不顾体面地高晒短裤,实在令人跌掉眼珠。

而阮咸的别具一格还不止这些。他一直喜欢姑姑家的鲜卑婢女,暗中有私情,婢女还有了身孕。刚巧姑姑要迁居一个很远的地方去,婢女当然也一起带走。当时阮咸正在为母亲服丧,得到消息后,大叫道:“我的种不能没了!”临时向人借了头驴,穿着丧服就去撵姑姑。追上之后,讨要回婢女,二人一起骑着驴回来<a id="ch30-back" href="#ch30"><sup>[30]</sup></a>。彼时以孝治世,阮咸在母丧期间公然与婢女私通,如此狂放不羁的行为,可以说是对传统礼法的大胆反叛。

王戎字濬冲,出身琅琊<a id="ch31-back" href="#ch31"><sup>[31]</sup></a>簪缨世家,祖父王雄官至幽州刺史,父亲王浑官至凉州刺史,封贞陵亭侯<a id="ch32-back" href="#ch32"><sup>[32]</sup></a>。王戎“幼而颖悟,神采秀彻”,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他六七岁的时候到洛阳宣武场看戏,老虎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众无不辟易颠仆,争相逃跑。只有王戎湛然不动,神情自若,了无惧色。当时魏明帝曹叡也在阁楼上观看,见此情形,不由得暗暗称奇,召见过王戎后,誉其为“神童”。

又有一次,王戎曾与同伴在路边玩耍,发现道边的李子树上果实累累,大家争相恐后爬到树上去摘李子,唯独王戎站在一旁观看。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抢李子吃,他坦然道:“树在道旁而多果实,李子必然是苦的。”事实果然如此,众人不由得惊叹这个小孩子的聪慧。

成人后的王戎身材短小,没有嵇康那般高大的龙章凤姿,这在重视仪表姿容的时人看来,多少是一种缺憾。但王戎的一双眼睛熠熠闪亮,“眼烂烂如岩下电”,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眸子洞彻,视日而眼明不亏”。他这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有力地弥补了外貌缺陷,使他显得神采飞扬,再加上聪慧多才,性格坦率,善于清谈,很快便在士林中脱颖而出。

王戎十五岁时,随同父亲王浑拜访名士阮籍,因为“善发谈端,赏其要会”,受到阮籍称赞。阮籍每次去拜访王浑,总是打个招呼就走,而去看王戎时,却要坐下交谈很久才出来。因为王戎比阮籍小整整二十四岁,王浑对此感到非常奇怪。阮籍解释道:“濬沖清虚可赏,与卿不是一类人。与卿言,不如共阿戎交谈。”意思是说父亲的才华志趣比不上儿子,所以他更愿意与儿子交谈。

阮籍曾请王戎饮酒,当时兖州刺史刘昶也在座,由于酒少,阮籍只给王戎一人斟酒,还说:“偶有二斗美酒,当与君共饮。彼公荣者无须焉。”于是二人交觥酬酢,独得其乐。

刘昶字公荣,是成名已久的大名士,又官任刺史,地位显赫,阮籍却轻其而重王戎,对一个十余岁的少年,如此态度,足见是发自内心的欣赏。王浑去世后,其故吏赠钱百万助丧,王戎辞而不受,因此而显名。

最后一个加入“竹林之游”的是刘伶。刘伶字伯伦,沛国<a id="ch33-back" href="#ch33"><sup>[33]</sup></a>人,其父刘刃曾是曹操心腹掾吏,任大将军掾,这可是刘表、孔融等英豪人物都担任过的职务。刘伶是刘刃遗腹子,母亲亦早死,无人管束,自幼好放达纵酒。他成人后仅身长六尺,不但矮小瘦弱,且容貌奇丑无比,但其性情豪迈,胸襟开阔,不拘小节,平常澹默少言,不妄交游,对人情世事一点都不关心,只嗜酒如命。他曾经写了一篇《酒德颂》,说:“唯酒是务,焉知其余……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刘伶外出时,手里总是抱着一壶酒,还命仆人提着锄头跟在后面。又事先告知仆人道:“如果我醉死了,便就地把我埋葬。”其放浪形骸由此可见。时有俗语称:“杜康造酒刘伶醉。”

又有一次,刘伶喝醉了酒,跟人吵架。对方说不过他,很是生气,便卷起袖子,挥拳欲打。刘伶醉眼蒙眬,却镇定从容地告道:“我这像鸡肋般细瘦的身体,哪有安放老兄拳头的地方?”对方先是一怔,随即忍不住笑出声来,拳头当然放下了。

刘伶生父刘刃曾是曹操心腹,极为得宠,刘伶成年后亦袭有官职,曾任建威参军<a id="ch34-back" href="#ch34"><sup>[34]</sup></a>。某日他忽然兴致大发,竟然脱光了衣服,一丝不挂地在官署中饮酒。正好有客人来访,他丝毫不觉得害臊,依然故我,继续光着身子喝酒。客人见刘伶如此不雅,忍不住出言劝说。刘伶却一本正经地反驳道:“天地就是我的房子,房子就是我的衣裤,你们进了我的房子,就是钻到我裤裆里,谁让你们钻进来的?”

如此浪荡不羁,这官自然也做得不长久,很快刘伶就被弹劾去职。好在父母给留了不少积蓄,他又娶了著名相士朱建平之女朱原君为妻,朱氏很有些家当,倒也能供应其酒肉消费。

由于刘伶经常不加节制地饮酒,酒气熏天,其妻朱原君曾一怒之下将所有的酒倒掉,还把装酒的器皿也全部毁掉,逼迫丈夫戒酒。刘伶当面表示懊悔,又说:“我必须在神前祷告发誓后才能戒酒,请你赶快准备酒肉。”朱原君听了十分高兴,立即准备了酒肉供在神像前。刘伶跪下祝告道:“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说完便取过酒肉大吃大喝,丝毫不顾妻子的脸色,不一会儿又喝得醉醺醺地倒下了<a id="ch35-back" href="#ch35"><sup>[35]</sup></a>。

刘伶还专门写了一篇《酒德颂》,称:“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意思是:自己行无踪,居无室,幕天席地,纵意所如,不管人在哪里,随时都提壶饮酒,旁人如何评说,自己一点都不在意。

在时人看来,刘伶不过是个面目可憎的酒鬼,一无是处,他能够娶到如花似玉的妻子,上辈子应该积了不少德。然而有一天,大名士嵇康与阮籍联袂出游时,遇到了看起来形容憔悴、浑浑噩噩的刘伶。只见他“悠悠忽忽,土木形骸”,那种自然质朴、率情真我的神态深深吸引了嵇康和阮籍,二人当即主动上前攀谈,居然同气相求,便“欣然神解,携手入林”,一同加入了“竹林之游”。

至此,七贤正式得以聚首。同样的青春,同样的热血,同样的踌躇满志,同样的意气风发,当这样一群人相遇到一起时,便开始了一段聚游竹林的千古佳话,并由此得了“竹林七贤”的雅号。

七贤性情大不相同:嵇康风度翩翩,挥洒自如;山涛小心谨慎,老成持重;刘伶嗜酒如命,放浪形骸;向秀肃穆少言,沉稳忠厚;阮咸任性妄为,玩世不恭;王戎年纪最小,却最是机敏,且能言善辩;而阮籍则喜怒不形于色,看起来高深莫测。他们虽则性格不一,或沉静,或愤激,或恬淡,或热烈,或拘谨,却共同表现为任情狂放的行为特征——啸傲林泉,狂饮烂醉,不识时务,越名任自,经常做出各种违背儒家礼法的行为——被称为“风度”,引来众人追慕。“竹林七贤”也成为能在当时与何晏等正始名士媲美同辉的另一名士群体,被称为“竹林名士”,名噪一时。甚至他们的故事在流传过程中被赋予了某种传奇色彩,其中种种反叛世俗的奇特怪诞之处更是得到刻意凸显<a id="ch36-back" href="#ch36"><sup>[36]</sup></a>。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是极富有民族特色的符号。古人云:“竹之为物,非草非本。”那不同于草木的非凡脱俗之处,使得竹成为历代文人爱慕吟咏的审美对象,被尽情赋予种种高妙神韵——飘逸洒脱之风姿,昂扬挺拔之气势,虚心劲节之情怀,节外无枝之操守,刚柔并济之品质。正所谓“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大概在文人士大夫的眼中,世间只有竹这一种植物才能匹配得上名士的风流气质。

在苍翠挺拔的竹林的掩映下,七个身穿宽衣大袍、跟高齿屐的男子谈笑风生,旁若无人,解衣当风,傲俗自放,望上去仿佛是不沾染人间烟火的神仙,这是一幅何等美妙的竹林画卷。

黄公酒垆店家狄希是这一切的见证者。起初,在他看来,七贤都不是正常人——这些人均出自官宦士族之家,有着远比普通百姓优越的出身,自小受到旁人企之莫及的良好教育,却放着大好前程不要,整日不务正业。须知天下并不太平,依旧是三国鼎立之势,魏国虽然实力最强,但蜀汉、东吴却不能小觑。即便是魏国内部,局势也不平静。大将军曹爽将太傅司马懿排挤出朝后,出兵虚耗,专权乱政,弄得怨声载道。既然七贤才学卓著,为何不利用本领,力图有所作为?即便不是为国为民,也足以让自身扬名立万,这难道不是人们所希冀的吗?

但即便狄希对七贤疯癫浪荡的举止怀有偏见,他还是不由自主地为众人风度所吸引。他开始慢慢认识到,既然这是不同寻常的一群人,也许不能用寻常的眼光去打量,他只是个酿酒者,实不具备理解七贤的能力。

竹林之游惬意而自在,可惜的是,这一段交游时间并不长久。

在竹林之游之前,阮籍、山涛、嵇康先后来到京师洛阳,这大概是三人唯一共同对入仕表现出兴趣的一段时期。自曹操统一北方后,北方在一段时期内相对安定平稳,生产和经济都得到了很大的恢复,魏国实力日强,灭掉西蜀刘氏政权与东吴孙氏政权、统一中原、结束三国鼎立局面不过是时间早晚的事。正是这种天下有望大治的理想吸引了这群名士,他们原本就有“济世之志”,从未真正忘情于世事,儒家那套“治国平天下”的哲学依旧在他们血液中流淌。原本人们有望看到名士入朝主政,正如日后力挽东晋危局的谢安那样。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魏国两大重臣大将军曹爽与太傅司马懿矛盾急剧激化,争权进入白热化阶段。曹爽在朝中有大批亲党,专擅朝政,极力排挤司马懿。司马懿则故意装病在家,暗中调兵遣将,蠢蠢欲动。局势极为紧张,大有剑拔弩张之势。双方都极力拉拢名士为其壮威,一些声望显赫的名士也加入了争权夺利的斗争中,正始名士如何晏、夏侯玄等均投向了曹爽一边。而“竹林七贤”正身处洛阳,靠近权力中心,不可避免地卷入了政治旋涡中。

“竹林七贤”能够聚集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同好老庄之学、崇尚自然,老子的清净无为,庄子的适意逍遥,为他们的言谈举止提供了很好的借口,但这并不代表于他们就有相同的立场和思想,所以一旦遭遇政治的强力压迫,就有土崩瓦解的危险。而伴随着“竹林七贤”日益卓越的名望,巨大的政治阴影也开始投射到他们身上。

“竹林七贤”当中,以嵇康、阮籍二人名气最大、才气最高,也始终是当权者争相拉拢的对象。王戎最为年轻,因出身世家高门,也令人不敢小视。其余几人,山涛性格中庸,年纪已大;向秀性情淡然,对官场名利毫无兴趣;刘伶、阮咸虽然名气在外,却属于玩世不恭的颓废一派,以放荡纵欲、伤风败俗闻名。这几人,未必能真正进入当权者的法眼。

表面来看,嵇康是“竹林七贤”中最先表明立场的人——他在最微妙的时候娶了曹魏公主,成为皇亲国戚,并得以出任中散大夫,引来朝野瞩目。在旁人看来,无疑他公然站在了曹爽一方,从此在政治上与曹魏势力有着共同的利害关系。但嵇康入仕后由于对时局失望,并不热衷于政治,也不见有任何作为,只是做个挂名官吏,他本人照旧轻视世事,寄情山水,纵酒清谈,洒脱不凡,过着逍遥的名士日子,可见这桩婚姻对他来说只是姻缘,他不在意政治,也不在意长乐亭主的背景,事先并没有太多考虑其他因素。这只是嵇康自己的天真想法,旁人绝不会这样认为,尤其是曹爽的死敌司马懿一方。这桩婚姻,被认为是后来嵇康被害的起因。

实际上,七人中政治立场最先发生变化的恰恰是最年轻的王戎。

“竹林七贤”中,唯有王戎出身成长与众不同,这种不同也体现在人生价值与政治态度上。早在竹林之游时,王戎便屡屡迟到。阮籍是引领王戎入竹林之游的人,也是众人中对他最为了解的人,已经觉察到对方微妙的变化,每每都讽刺王戎道:“俗物已复来败人意。”意思是说,俗人又来败坏兴致了。王戎则笑着回答说:“卿辈意亦复易败耳!”意为你的兴致也太容易败坏了。阮籍素来谨慎,为人之喜怒不形于色,从不开口评论他人,对王戎不留情面的冷嘲热讽更是与之前的激赏态度判若两人,表明他已看出王戎有倒向司马氏一边的姿态,令阮籍深感失望,“竹林七贤”的分歧已初露端倪。

大将军曹爽专权时,也留意到声誉日重的“竹林七贤”,采取了种种笼络措施,比如公然征辟阮籍入朝为官,请他任参军。只不过阮籍本就没有出仕之心,更是对曹魏政权缺乏信心,当然也不会在这种时候草率地投入曹爽门下,卷入曹魏与司马氏两大集团的斗争,于是找了个借口,婉转拒绝了征召。汉魏之际,拒绝辟召是对恩主的大不敬,昔日司马懿拒绝曹操征召就差一点儿被杀,阮籍生怕再惹祸上身,充当无辜牺牲品,干脆离开洛阳城,到乡间隐居去了。

山涛为“竹林七贤”中年纪最长者,时任河南从事一职。他为人审慎,饱经世故,又热衷功名利禄,不像嵇康那样对政治相对木讷,看出曹氏与司马氏的争权夺势必然导致朝中发生重大变故,他本人虽然与司马懿有亲戚关系,却也不愿意轻易牵涉其中,为此而焦虑得睡不好觉。

有一次,山涛和另一官员石鉴在官衙值宿,石鉴呼呼大睡,鼾声如雷,山涛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到半夜时,山涛突然叫醒石鉴,着急地说:“今为何等时而眠邪!知太傅卧何意?”意思是说,现在到了什么时候了,你还在如此大睡,你知道太傅司马懿卧病在家是什么用意吗?

石鉴还不明所以,天真地说:“宰相三日不朝,与尺一令归第,卿何虑也!”古来规矩,宰相三次不上朝,即会被免职回家,太傅在家卧病多日,你又什么可忧虑的。山涛感慨地说:“咄!石生无事马蹄间邪!”次日便辞官不做,“投传而去,隐身不交世务”。

政治风云日益波诡云谲,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政局如此不稳,有识之士大多意识到大乱在即。尽管各自立场不同,“竹林七贤”均主动采取了避让措施。即使如嵇康娶了曹氏宗女为妻,也一样日夜游于林泉之间,基本上处于隐退状态。但由于靠近权力中心洛阳,“竹林七贤”始终不可能心如止水,真正做到“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逍遥的竹林之游的背后,实际上是一颗颗惶恐不安的心。

即使清高正直的名士们回乡隐居,家中没有严厉的尊长,天下却还有共父。名士们虽然有心远离现实、全身避害,但他们均出身门阀士族,例如山涛与司马氏为姻亲,又如嵇康娶曹氏宗室女为妻,如此一来,避无可避地要与政治沾边。倘若不愿意趋炎附势,便有面临迫害的危险。但如果以一种怪诞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说一些狂人所说的话,做一些狂人所做的事,那么执政者也无法追究。“竹林七贤”为人瞩目的“风流”便是由此应运而生,虽然听起来很有些超凡脱俗的味道,但从本质上来说,“风流”不过是这群人为了摆脱险恶政治环境纠缠所用的掩饰手段。

旁人看起来疯癫浪荡的举止,其实不过是他们在生命与精神都受到摧残时宣泄内心积郁的一种方式,隐藏着难以启齿的心理痛苦与精神焦灼。奈何名士风流?名士奈何不风流?社会动荡,环境险恶,除了风流之外,他们实在没有别的来展示自己同时还能保全肉体的手段了。

“风流”的日子还是不能长久,魏国很快发生了一场重大政变,不但令“竹林七贤”就此解体,还改变了他们所有人的命运。其中尤以嵇康的处境最为艰难,自这场事变后,他已经站到悬崖边上,处于生死悬于一线之间的境地。

这场政变,就是高平陵事变。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初六,新年刚过,魏国京师洛阳依然是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皇宫的气氛却是森严肃穆。按照惯例,魏国皇帝曹芳须得在这一天出宫,前往高平陵<a id="ch37-back" href="#ch37"><sup>[37]</sup></a>祭扫魏明帝曹叡的陵墓。这个正月,刚好是曹叡病逝整整十周年的纪念日。

一大早,大将军曹爽便带着大队人马来到皇宫外,预备亲自护送皇帝出城祭拜。当日的天气很是有些寒冷,绝大多数人都在寒风的侵蚀下不由自主地瑟缩着,显得有些猥琐。唯独曹爽神采飞扬,兴奋欣喜之色溢于言表。能够陪同皇帝前去祭陵自然是一种荣耀,但这并不是曹爽志得意满的原因,真正令他笑得开花的是他的死对头司马懿得了重病,已经病入膏肓,命不久矣。

曹爽字昭伯,其父曹真为曹操族子,被曹操待若亲子,因此论起来曹爽是曹操的侄孙,但从血缘上来说,属于皇族远系。曹爽在魏明帝曹叡未当上皇帝时,便与其倾心相交,结为密友。曹叡即位后,曹爽立即青云直上,官运亨通,累官至武卫将军,且殊宠有加。

曹叡病重时,任命燕王曹宇<a id="ch38-back" href="#ch38"><sup>[38]</sup></a>担任大将军,与武卫将军曹爽、领军将军夏侯献、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几人共同辅政。曹肇为曹操侄孙,秦朗则是曹操养子,为杜夫人与第一任丈夫秦谊所生<a id="ch39-back" href="#ch39"><sup>[39]</sup></a>。

当时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执政机要,与夏侯献、曹肇不和,担心二人掌权后对己不利,于是从中挑拨离间,曹叡又疑神疑鬼起来。加上魏文帝曹丕生前猜忌迫害兄弟,临终留下了“宗室藩王不得辅政”的遗训,曹叡反复犹豫,最终还是免去了曹宇的大将军职务,预备改任刘放推荐的曹爽为大将军。

曹爽平庸软弱,曹叡并不放心,当面问曹爽道:“爽堪其事不?”意思是说,曹爽能承担这件大事吗?曹爽汗流满面,紧张得无法回答。还是刘放赶紧踩了他一脚,暗中指点他回答道:“臣以死奉社稷。”

曹叡尚在犹豫之间,刘放已经上前,把着曹叡的手写下诏书,曹爽由此意外成为权力斗争的最大获益者。秦朗等辅政大臣皆被免官,亦不得进入宫省,均流泪而出。

虽然如此,曹叡深知曹爽才能不足,临终前先召太尉司马懿入寝宫托付后事,后才召曹爽入内,命其与司马懿共同处理军国大事,辅佐少帝曹芳。曹叡此举,被认为是必须要倚重才干出众的司马懿,又不得不利用曹爽来牵制他。但后来事情的发展很快就失去了控制,曹爽才能平庸,却喜欢弄权,曹叡死后才一个月,曹爽便借皇帝诏书,免去司马懿太尉一职,转任太傅,名为尊之,实削其权,二位辅政大臣由此成为政敌。

司马懿在抗拒蜀汉及东吴的战争中立有不世之功,是曹叡亲自托孤的辅政重臣,天下皆知。曹爽不知自己此举寒了朝野上下的心,还自以为占了先机,随后大力广树亲党、任用私人,委任自己的弟弟曹义为中领军<a id="ch40-back" href="#ch40"><sup>[40]</sup></a>、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又任用名士如何晏、邓飏、李胜、丁谧等人。如此一来,朝廷大权几乎全部为曹爽垄断。司马懿完全被排斥到核心权力圈外,但其人老谋深算,始终隐忍不发。

曹爽得以专擅朝政后,为了提高自己的威名,不顾司马懿劝阻,悍然发动伐蜀战争,结果大败而归,导致兵怨民恨。司马懿看到曹爽人心尽失后,野心立即开始膨胀,但他表面却不动声色,反而借口有风瘫病在家养病,从此不再参预政事。曹爽还以为政敌已经一蹶不振,败退出舞台,更加不思进取,广置田产,大收姬妾,终日忙于享受。他对何晏等名士的风度甚是仰慕,经常与他们一起纵酒作乐,浑然不知司马懿正暗中广纳心腹,蠢蠢欲动。

但就在新年前不久,曹爽收到消息,说司马懿并非真的得了风瘫病,而是装出来的,司马父子正伺机待发。联想到当年司马懿为拒绝出仕曹操而装病的著名故事,曹爽终于有所警惕。为了刺探真情,他有意指派心腹李胜以出任荆州刺史为由,去向司马懿面辞。没想到李胜见到司马懿时,他已经病得东倒西歪,浑身颤抖,喘息不已,双手都拿不住婢女递过来的衣服,喝粥时也将粥全部洒在胸前。

李胜曾为荥阳太守、河南尹,史称“前后所宰守,未尝不称职”,这样一个见多识广的名士也被司马懿的精湛演技所蒙骗,看到曾经叱咤风云的一代豪杰人物变得如此老态龙钟,不禁深为叹息,回去后如实告诉了曹爽,说司马懿尸居余气,只比死人多了一口气,根本不足为虑。曹爽这才放下了心中一块大石,自认为从此高枕无忧。他在祭陵当天笑容满面,开心的正是这件事。

只是,曹爽高兴得太早了。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正月初六这一天将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梦魇。这一天,也将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日子,许多曾经风云一时的人物将在这一天悲凉谢幕,而更多的角色将在这天欣然亮相于历史的舞台。一场即将来临的大风暴,不仅会彻底改变魏国的政局,还将直接影响许多人的一生,其中也包括何晏、桓范还有“竹林七贤”这群名士。幸运的是,“竹林七贤”中的山涛、阮籍早已经预见到这一天危机的到来,及早地逃离了洛阳这个是非之地,虽然这种逃离只是暂时性的。

对于年轻的皇帝曹芳来说,这一天也是个大日子。很久以来,他都在盼望这一天的到来。只有在这一天,他才可以名正言顺地离开皇宫,到郊外感受一下山野的气息,即使时间是短暂的,但对于他渴望外面世界的心灵却是极大的抚慰。

这一年,曹芳将满十八岁,而他登上皇位已经有整整十年时间。不过,他只是魏国名义上的皇帝,在这十年间,真正的朝政大权都掌握在大将军曹爽手中,皇帝不过是个任人操纵的傀儡。当然,曹芳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够夺回大权,他生性平和,与世无争,其实不大适合皇帝这个位子。

曹芳字兰卿,是魏国第三任皇帝。他的来历极为奇特,是魏晋时代一大历史之谜,人们都知道他并不是第二任皇帝魏明帝曹叡的亲生儿子。他尚在襁褓之中时,命运的机缘让他意外被曹叡挑中,作为义子养在深宫之中。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曹叡始终不肯告诉曹芳亲生父亲到底是谁,因而关于曹芳的身世,官方史书中只有八个字的记载:“宫中密事,莫知由来。”

这种宫闱密事,明面没人敢说,暗地里议论的人却是不少。关于曹芳生父的流言素来不绝于耳,其中一种说法说他是任城王曹楷之子。曹楷即为曹丕亲弟曹彰之子,曹彰在曹丕登上皇位后不久即被兄长亲手毒杀。如果曹芳真是曹楷之子,那么曹叡不肯告诉他生父究竟是谁便情有可原。可如此一来,曹叡的选择便令人费解了,为何他不选择自己的异母兄弟之子,而要改选血缘关系更加疏远,且跟曹丕有杀祖父之仇的曹芳呢?莫非曹叡是不齿父亲曹丕毒害亲弟的作为,想要有所补偿?

这些当然都只是揣测。曹叡在世时,没有人敢去问他曹芳到底是谁的儿子;曹叡死后,更没有人敢当面去告诉曹芳说传闻他就是任城王曹楷之子。曹芳本人在深宫中长大,于生父毫无记忆,长大后碍于身份也绝对不会多问,但他由此更加向往宫外的世界,甚至渴望能早一日离开皇宫,找到自己的生父。

其实就连魏明帝曹叡自己的身世,也有许多真假难辨的传闻。他本是甄夫人甄宓所生。甄宓出身河北宗族世家,拥有绝世容颜,于建安年间嫁给袁绍次子袁熙为妻。后曹操击败袁氏,统一了北方,美艳动人的甄宓就此落入曹氏之手。曹操本欲自纳甄宓,却被儿子曹丕抢在了前面。当时甄宓二十三岁,比曹丕还大了五岁,曹丕却宁可得罪父亲也要抱得美人归,并娶为正妻,可见甄宓的容色是何等光彩照人。

有一次,名列“建安七子”的刘桢参加宴会,初次见到甄宓,即惊为天人,呆若木鸡,大失才子风度,由此惹怒曹操,以不敬之罪被罚服劳役。若不是刘桢与曹丕交好,恐怕还会因此掉了脑袋。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侯门庶女:冷王的金牌毒妃

侯门庶女:冷王的金牌毒妃

阿瑶
一次落水,她从万宠一身的郡主变成卑微的庶出女,从云端跌到谷底!狠辣嫡母,恶毒姐姐,阴谋不断;软弱生母,幼弟稚嫩,无助待救!伤她的人一个不可留,爱她的分毫不能伤,看她如何把一手的烂牌打出一个赢字!宅里斗争,宅外权谋,她算计了所有却漏了那只谪仙样的腹黑狐狸,他步步紧逼让她心慌意乱,让她惹不起更是躲不起。阿阮,这天下都是本王的,你,还想逃到哪儿去?!他噙着一抹淡笑,骄纵的看着她胡闹。
其他 完结 0万字
邻家白毛你别惹

邻家白毛你别惹

老皮皮皮
你以为染发膏和美瞳那些玩意最开始发明出来的人吃饱了没事做啊,都是那些觉醒的人为了掩盖自己身上的变化罢了。 那我怎么还没变化... 因为你在娘胎里就觉醒了!别人还在奋斗你就退休了!
其他 连载 0万字
修仙女配不能死

修仙女配不能死

展翅小玖
扶摇派的大长老经历心魔劫,他将扶摇的命数写成了一本书,资深书迷花初夏因为机缘巧合穿越到了扶摇派,在这个修仙大世界中,花初夏熟悉剧情,这让她逐渐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主角。她一步步摆脱男主和女主的纠缠,走上了修仙证道之路。 爱而不得,辗转反侧! 花初夏能否凭借顶级的秘法扫平四海八荒?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破碎苍穹的异宝能否留得住自己的所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成圣证道是一条何其孤苦的
其他 完结 0万字
快穿后病娇嫡女飒疯了

快穿后病娇嫡女飒疯了

南宫音s
那是一道刺眼的白光从自己的头顶轻闪而过,而后一瞬间,天旋地转,头痛欲裂。再次醒来时,林悦竟然穿越了?
其他 连载 0万字
重生之卷成富二代[九零]

重生之卷成富二代[九零]

海船果心
宋轻予上辈子属于人生的输家,书没读好,工作也不怎么样,大龄失业马上要被房东赶去躺大街的时候,她重生了。上辈子太躺,宋轻予决定这辈子好好的卷起来,不过在此之前,她要先怂恿家里多买几套房,这样以后就算失业,还能回家收租。一个人卷算什么本事,带动全家都卷起来才是胜利!
其他 完结 8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