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勒·凡尔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样一来就省了很多时间,因为他们现在可以采用新的掘井方法来挖井了,即可以一边挖井,一边砌井壁。有了这个简单的方法之后,也无须借助横向支架来支撑住泥土;砌好的井壁会强有力地抵住泥土,而且它由于其自身的重量会往下沉。
井壁的石基砌好以后,矿工重新拿起鹤嘴镐和十字镐,开始挖掘“木轮”下的岩石,同时用一些结实无比的龙骨墩(一种支架)把上面的“木轮”支撑住;每挖深两英尺,他们就依次把这些龙骨墩抽走;“木轮”连同圆形井壁的石基就一点点地往下沉,砖工不停地往石基上砌墙,墙上留有“出气孔”,以便铸造大炮时气体可以从这些洞口溢出。
工程师默奇森在巴比康支持下,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使得工程的进程又加快了一步。协议里有一条规定,必须用铸铁铸成的热套把哥伦比亚大炮箍起来。这未免过于谨慎,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因为大炮显然用不着这些紧箍圈。于是他们就取消了这条条约。
这种工作要求工人技术非常熟练,时时刻刻小心谨慎;在木轮下挖岩土时,不止一个工人被飞石严重击伤,甚至是致命伤;但是,人们热火朝天的工作却一分钟也没有减慢下来,反而日夜不停地持续着:白天,在阳光下,几个月之后,太阳把九十九度<sup><a id="fhzs2" href="#zhushi2">②</a></sup>的高温倾洒到烤干的平原上;晚上,在一大片电灯白光的照耀下,鹤嘴镐敲到岩石的碰击声、地雷的爆炸声、机器的“吱嘎”响声,还有那滚滚浓烟飘散到空中,绕着乱石岗形成一个吓人的烟圈,不论是成群的野鸭还是塞米诺人都不敢跨越一步。
况且,不管工程有多巨大,曾经有多少工程实际困难重重,最后总超不过人的力量,而且差得很远。就相似的过程而言,只需举个“约瑟夫的水井”例子即可,萨拉丁苏丹<sup><a id="fhzs1" href="#zhushi1">①</a></sup>在开罗造了那口水井,当时还没有把人力扩大百倍的机器,可是那口井却深入到尼罗河下三百英尺深!另外还有让·德·巴德总督在科布伦茨挖掘的一口井,竟然深入地下六百英尺!那么,我们这项工程又是怎样的呢?深度为上面提及的井的三倍,宽度为十倍,挖掘工作会更为容易!因此,没有一个工头,没有一个工人对工程的成功提出怀疑。
工程有规律地进展着,蒸汽起重机忙忙碌碌地搬运着材料;几乎没有出现什么意料之外的困难,一切都在预料之中,而且困难都被人们巧妙地克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