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关于婚姻,我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婚姻制度会不会消亡?”我感觉有人等待婚姻制度消亡的心情比较急切,实际上在现在合法的婚姻制度下,人们没有办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婚姻模式,比如一辈子单身,或者开放的婚姻。很多人实际上不需要等到法律跟进,因为法律在很多时候是落后于我们每个人的发展的。
李银河老师也讲到,我们的婚姻立法在无错可以离婚的这方面,一开始就站在了制高点上,听到这个的时候我还是非常高兴的。但是婚姻制度允许多元化的婚姻,这一天的到来肯定会比较晚。同性恋的婚姻现在正式被提出来了,以前提出来的是李银河老师。现实中这个观点好像太超前了,开放的这种婚姻可能要比同性恋的婚姻更加超前。
为什么我们会说所有固定的婚姻制度都是有局限的呢?因为人性有不同的需要,比如有时候我可能需要深度的关系,有时候我需要一个人独处,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我的需要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当我们从法律层面固定一个婚姻形式的时候,它有可能是规避了我当下或者在某种场合的不一样的需要。这就是为什么任何婚姻制度都有其相应的弊端。
从情感需要来说,有时候我们是需要爱的,有时候需要恨。“恨”听起来是一个不太好的词,但是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对父母的爱同时生长着对父母的恨的力量促使我们成长和分离,这个力量可以保证我们能够成为自己。
即使是两个成年人,他们在一起也是需要一些与恨有关系的东西的。比如,李银河老师说她跟王小波老师之间有一点竞争关系,不是到恨、到嫉妒那个级别,这种竞争关系也可以看作一种形式的恨对抗,也是保证能够有高品质亲密关系的一个前提。如果两个成年人之间只有爱而没有嫉妒也没有仇恨的话,他们两个人就丧失了关系中间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两个独立人之间的关系。克莱因曾说,“两个成年人之间的恨或者孩子对父母的恨增加了爱的品质”,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一个人矛盾的情感体验,就是有时候“我爱你”和“我恨你”的理由都是一样的。比如,我爱你是因为你是你,像我们如果在小区里面看到一个小孩被推车推着,他那种气定神闲、天下唯我独尊的模样让人觉得非常可爱。还有人会说,一个男人在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特别是专注刷碗的时候特别可爱,因为那个时候他是完全独立的。但是这个时候也会生出一些恨的感觉——我恨你,因为你太懒了。那么,打扰你的独立的这种感觉、专注的感觉,就是我存在的意义。这就是在有些亲密关系中,一个人的独立和专注让另外一个人视为被抛弃的原因。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最感兴趣的是父母跟孩子的关系。孩子高度集中注意力做作业的时候,爸爸妈妈会有被抛弃的感觉,所以这个时候不少爸爸妈妈常会给孩子辅导作业,目的就是让孩子不要那么专注。这个已经算是我们社会现象级的事情了。如果让孩子老是专注地做作业,注意力集中,没什么是不可以搞定的,成绩肯定会好,但是,孩子长大了,很可能渴望远走高飞,这对父母来说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孩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成绩不好,在青少年问题里可能是排名第一的。孩子注意力为什么不集中?就是因为爸爸妈妈辅导作业,不断地打扰孩子,觉得孩子注意力集中,自己被抛弃等。如果一个妈妈说我非常希望孩子注意力集中,那么就看她有没有在行为上做了打扰孩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