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霍利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然而,自我主义者的真实下场更像我最喜欢的巴德·斯楚伯格的小说《是什么让萨米奔跑》中的结局。主人公萨米的故事来自娱乐行业企业家塞缪尔·戈尔德温和戴维·塞尔兹尼克的真实经历。小说以叙述者,《纽约记录》报的评论家阿尔的视角展开。一天,他被叫到一座富丽堂皇的府邸,其主人正是好莱坞赫赫有名的大腕,萨米。阿尔和萨米从小一起长大,曾见证过他一夜成名的辉煌。但就在那天,眼前这个工于心计、冷酷无情、自私自大的人变得越来越陌生,让阿尔感到困惑和厌恶。
工作和生活一刻都不会停止,而我竟慢慢发现因自我而起的种种后果也不全是灾难。很多人——生命中的驻足者或是过客——向自我臣服,下场也不过没有实现“本该实现的成就”,何况那些本该实现的成就也只是我们以善恶报应来定义的。如果一切都这么简单该有多好。
在萨米最脆弱的时刻,阿尔却窥见到他生命的真相——彻骨的孤独、名存实亡的婚姻、深深的恐惧和不安全感、一刻都无法平静的浮躁心绪……他意识到过去打破的所有规则和阴谋诡计所引来的复仇,或者说是报应,都不会再来了。因为他早就活在了报应中。如书中写道:
追逐的道路上,自我总半途杀出。它击碎梦想,击垮我们,而此时前往成功的征途才刚刚开始。它在耳边小声重复着那些谎言,那些让我们相信自己已经胜利了的甜蜜的谎言;让我们恐惧前路还将继续曲折的痛苦的谎言。自我像是毒品,沉迷之初妄想尝到甜头,却不知这一切都有所代价。
我原本以为在最后会有那么致命的一击,但现在才恍然发现折磨着萨米的不是一时之痛,而是漫长的、周期性的疾病。从他出生起,这股瘟疫就席卷而来,像癌症一样缓缓扩散。症状越发恶劣,逐日加重:成功、孤独、恐惧让人无处可逃。他畏惧所有后起之秀,那些刚刚崭露头角的“小萨米·格里克斯”骚扰着他,威胁着他,早晚有一天会取代他。
当然,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人人都有潜力,都怀揣一个目标和知道自己能够实现的梦想——创业、创新、领跑比赛或成为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这些目标各有价值,可一个压力之下早已伤痕累累的人却永远都无法实现。
这就是自我的卑鄙手段。我们最怕的难道不就是落到如此下场吗?
当我在创作、思考前面几章的时候,忽然灵光一现,心里就像卸下了重担。我想到,所谓生命是“一座丰碑”,注定超越时间的局限而永恒树立,这简直就是个弥天大谎。所有野心勃勃的人都相信除非实现伟大的成绩,活出自己的世界,否则就一文不值,寸步难行。在这种想法的绑架下,压力无孔不入,我们迟早会因此崩溃或一蹶不振。
最后的最后,再跟大家讲一件事吧。我第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只有19岁。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给我布置了阅读作业,那时他已经在娱乐行业成名已久,是我的目标和偶像。正如他所想,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极其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