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雷德·戴蒙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然会。因为以抽样统计的方法,学者估计世上的生物接近3000万种,但是科学界只登录了200万种。我可以举两个例子,证明许多物种在科学界登录之前就灭绝了。植物学家詹特瑞(Alwyn Gentry)到南美厄瓜多尔一个孤绝的山脊调查,他发现当地有48种植物,科学界从未登录过。不久,这个山脊的森林就给砍伐殆尽,那些植物便绝种了。在加勒比海的大开曼岛(Grand Cayman Island),动物学家汤普森(Fred Thompson)在一个石灰岩山脊上的森林中,发现了两种土著陆蜗牛。几年后,那个地方被开发成住宅区,森林全都清理掉了。
评估“大灭绝论战”的第二个步骤是:预测未来。灭绝浪潮的高峰已经过去了,还是方兴未艾?有好几个方法可以估计。
公元1600年以来,多少物种已经灭绝了?回答这个问题,第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就是:许多科学界登录过的物种,目前的境遇并不清楚。但是,另外还有一个障碍。前面我们讨论的,都是“科学界登录过的物种”,可是,会不会还有些物种,在科学界知道以前就灭绝了?
一个简单的方法,是计算现在有多少物种濒于绝种,因为即将绝种的动物,现在必然已经濒临绝种。现有生物种中,有多少数量已经大幅缩减、难以为继?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估计至少有1666种鸟,不是濒临绝种就是随时会灭绝——几乎是现在世上所有鸟类的1/5。前面我说明过,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公布的灭绝鸟种数目,是低估了。为了同样的理由,我说“至少”有1666种,因为“1666种”这个数字低估了。两个数字都是以科学界注意到的鸟种为根据,而不是有系统地评估所有已知鸟种的境遇。
马来西亚面临的“人类压力”,在热带地区有代表性。鱼类也可代表鸟类以外的生物——科学界对它们从来就不热心。马来西亚已经丧失了(或几乎丧失)一半淡水鱼种,因此,以这个数字估计热带地区主要生物群——植物、无脊椎动物、鸟类以外的脊椎动物——的灭绝比例,大概八九不离十。
另一个预测方法,是了解我们灭绝物种的机制。人类造成的物种灭绝,也许会继续加速,直到人类人口与技术的成长,进入高原期(不再进步)——可是现在两者都没有“进入高原期”的迹象。我们的人口,从1600年的5000万,已经增长到现在的60亿,并且每年继续增加2%。我们的技术,每一天都在进步,继续改变地球与上面的居民。物种因为我们逐渐增长的人口而毁灭,机制有4个:过度猎杀、引入新种、破坏环境、涟漪效应。让我们看看它们是否已经“进入高原期”。
164种鸟之中,12种灭绝了,也许听来不值得忧虑。不过,热带地区中,所罗门群岛大概“原貌”保存得最完整,因为那里人口少,鸟种也少,没什么经济发展,森林大体维持自然面貌。热带地区的现况,马来西亚比较有代表性,那里的物种丰富,低地的森林大多砍伐殆尽。根据过去的田野生物学调查,有266种淡水鱼生活在森林河流中。最近,经过4年的追踪调查,只找到其中的122种——一半都不到。其他的144种,或者灭绝了,或者族群急遽萎缩了,或者只生存在人迹罕至的角落中。要不是这次调查,根本没有人注意到它们的命运。
过度狩猎——杀戮的速度超过繁殖的速度——是我们消灭大型动物的主要机制,从长毛象,到美国加州的大灰熊(美国加州州旗上有这种动物的图案)。所有我们可能杀光的大型动物都已经死绝了吗?当然没有。尽管鲸鱼的数目已经少到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共同约定禁止商业猎鲸,日本却宣布“为了科学目的”而提高捕鲸量。我们都见过非洲象与犀牛因为象牙与犀角而遭到滥杀的照片。以目前的猎杀速度而论,不只象与犀牛,非洲与东南亚大部分其他的大型哺乳类,在10年或20年之内就会在野外消失,只有保护公园与动物园还能分别“收藏”几头。
因此,许多热带物种既不能列入“灭绝”,也不能列入“存活”,只能注为“未知”。除非某一物种(不知何故)引起了某位学者的注意,刻意展开搜寻,我们才会得到比较新鲜的资料,甚至可能确定它已经灭绝了。举个例子吧。在热带太平洋上,所罗门群岛是另一个我喜爱的观鸟区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日老兵,对所罗门群岛应记忆犹新,因为太平洋战役中最惨烈的战争,就发生在所罗门群岛。根据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的报告,所罗门群岛上有一种鸽子已经灭绝了。我整理过最近所罗门群岛的观鸟记录,算出那里出现过164种鸟,可是我在注意到其中12种自1953年后,再也没有人见过。那12种鸟,其中有些已经灭绝了,毫无疑问。因为先前它们数量很多,引人注目,或者因为岛民告诉我,那些鸟给猫赶尽杀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