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求学生涯 (第1/5页)
飘雪楼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初到长安
行过千重山,跋过万道水,刘秀终于来到了长安。到了长安,刘秀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太府报到,而是找了一间简陋的客栈,然后打开樊娴都交给他的锦囊,顾不得休息,便按锦囊上所说,去“拜码头”。
其实樊娴都要他去拜谒的是刘家的两位故旧,一位是叔父刘良的至交好友,当朝大司马严尤。当时的大司马位列三公之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刘良和严尤当年同在长安任郎官,交情甚好。此时,刘秀如果能攀上这样的后盾,在长安立足是没问题的;另一位是他父亲刘钦的世交,司隶校尉陈崇。
不出所料,两位前辈对长相俊朗、聪颖慧人的刘秀很是喜欢,除了好酒好饭招待外,还都拍着胸脯说,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去找他们。
拜完码头,刘秀拿着两位老师的拜帖来到长安城南安门外(今西安莲湖区大土门北)的太府时,太府的中大夫许子威热情接待了这个远道而来的学子,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就办妥了他的入学和就宿等手续,这不得不让刘秀颇为感叹:背靠大树好乘凉。
其实,刘秀真正应该感谢的人是王莽才对。要知道,早在公元4年,正在辅政的王莽为了最终称帝,拼命做读书人的思想工作,其中重要的一手就是这太学扩招。他扩建学生宿舍,增设经学学科,增加教师编制,把每个教师带领学生的名额扩大到360人,使太学生的名额迅速扩大到万人。他还命令各地把擅长各种学问、方技的人,公费送到京城太学任教。他还在各郡县设立太学分校。公元8年,王莽篡夺汉位,建立了自己的新王朝后,他再度让太学超大规模地扩大招生,目的只是为了笼络广大读书人,迷惑世人。
也正是因为这样,刘秀这个初中还没有毕业的“半文盲”才能有机会来太学求学。
许子威教刘秀学的是《尚书》和《诗经》之类的之乎者也的东西。那么,刘秀又学得怎么样呢?
第一节课,刘秀就表现了与众不同的个人主义风格。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许子威摇头晃脑地读道。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刘秀摇头晃脑地叫道。
刘秀跟别的同学一样,老师的每段言论,他都会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不是枯灯黄卷、皓首穷经的那种学生,他还非常善于把理论与实际、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
后世都称刘秀为中国最有本事的皇帝,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不仅有很高的学历,而且有与之相符的学力。由于《后汉书》《太平御览》等权威史籍说刘秀这时的学习成绩是“略通大义”、“大义略举”,不少人认为他学习成绩不好。甚至有人联系他上学期间的其他活动,说他不务正业。这其实很值得商榷。权威史籍的记载和他一生努力学习工作的事实表明,他的学习成绩是很好的。所以,史家说他“略通大义”、“大义略举”,并不是说他“学得不怎么样”、“只知道大概”,而是说他很好地把握了《尚书》的精神实质!
值得一提的是,太学课堂上,教学是很枯燥很辛苦的。当时还没有发明纸张,课本都是用竹简、木牍和帛书之类的东西做的,又没有钢笔、水芯笔,更不要说电脑、笔记本等高科技产品,要想写个字,都得挥毫弄墨,不是个简单的活儿。
所以,谁当时能在太学里学习,应属于出类拔萃的。刘秀同学很喜欢学习,他认真地学,充分地用,自由发挥,大胆突破,既深得学习精髓,又能举一反三,运用自如。这也是日后刘秀能在乱世中凭着个人魅力雄霸天下的原因。
同桌的你
好了,我们大体知道了刘秀的课堂生活,现在看看他课外都干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