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弗•沃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然而,在争取立法的过程中,勇敢的修女和支持者们却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大约从1870年开始,这场立法之战就渐趋白热化。她们被认为是“荒谬的”“浪费时间的”“吹毛求疵的”和“令人讨厌的好管闲事者”。从误入歧途到贪得无厌地敛财,各种罪名层出不穷,但农纳都的修女们却从未因此退缩。
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一直持续了三十年,直到1902年,首部助产士法案获得通过,英国皇家助产士学会从此成立。
“圣赖孟多·农纳都助产士”的工作以宗教信仰为基础。我坚信这在当时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因为她们的工作环境如此恶劣,强度如此之大,只有蒙上帝召唤的人才会从事这种工作。弗洛伦斯·南丁格尔曾写道,在二十岁出头时,她曾亲眼见过上帝,上帝告诉她,她应该将其一生奉献给自己的工作。
圣赖孟多的助产士们奔波于伦敦码头区的贫民窟,为最可怜的穷人提供帮助。在19世纪近一半的时间里,她们是当地可以指望的助产士。她们冒着被霍乱、伤寒、肺结核传染的风险不知疲倦地工作着。20世纪,她们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40年代,她们留在伦敦,经历了伦敦大轰炸<a id="note6" data-amznremoved-m8="true" data-amznremoved="mobi7" href="#footnote6">注</a>,每天要面对德国飞机对码头的狂轰滥炸。防空掩体、防空洞、教堂地下室和地下铁车站里都留下了她们接生的身影。她们为这项无私、永无尽头的工作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整个码头区的人们都熟知她们,对她们崇敬有加,提起时无不带着真挚的爱意。
既是信仰上帝,发誓遵守清贫、贞洁和顺从戒律的修女,同时又是称职的护士和助产士,这正是“圣赖孟多·农纳都助产士”给我的第一印象。正因为如此,我才会成为她们中的一员,没想到的是,这竟然成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
<section>
<a id="footnote1" href="#note1"></a>伦敦码头区曾为世界最大港口伦敦港的作业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船舶的大型化和集装箱化等物流革命的进行,伦敦码头区日益萧条。“伦敦码头区”这一名称是在1971年英国政府再开发计划报告中首次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