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玉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简单描述一个场景,大家可以任意感受一下请字的神奇:部门负责人老刘正在会客室焦急地等待领导,但领导办公室还有人在谈工作。突然,你桌上的电话响了,正是领导打过来的。“石头啊,你把老刘叫过来吧,我这边结束了!”你一个箭步冲到会客室,对领导的话丝毫不加变通,原封不动地转达,大叫:“老刘,领导叫你过去!”
<b>“要不这样您看行不行?”</b>
你若希望被认为是一个举止得体的人,那就一定要多多使用“请”字,请别人帮忙的时候多说“请”“麻烦了”等礼貌用语。看上去一字之差,其实“有请”和“没请”之间横亘的是重视与忽略、尊重与轻视的鸿沟,简单的一个“请”字,就能让对方感觉到他是被重视,被尊重的。
拒绝是一门学问,在办公室里尤其如此。有些时候,别人提出的条件或要求根本就违反政策,或者并不符合单位利益,需要加以拒绝;有些时候,对别人的请求我们本想拒绝,心里很不乐意,但却点了头,碍于一时的情面,却给自己留下长久的不快。
另外,即使在拍出《破产女孩》这种满口粗话片子的美国,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措辞都是非常委婉有礼貌的。在生活的场合中,大家都倾向于“May I ask your name?”代替“What is your name?”,实际上就是用“请问怎么称呼”代替“你叫啥?”。
确实,一个在拒绝的同时保证彼此关系丝毫无损的诀窍是根本不存在的。但是你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你究竟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不要把你的回答看作是必须在冲突对抗和维系关系中两者取一。
先说说“请”字。“请”本来是个十分常见的语气动词、礼貌用语,适用于各种场合和语境,用来表达请示和尊敬之意。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请字在我们的日常对话中越来越难寻踪迹:请问变成了“哎,我问一下”,请坐变成了“坐吧”,请求变成了“这个事你帮我弄一下”,直接又粗鲁。
其实,我们还有一个中间选项,中性的拒绝:“要不这样您看行不行”。我拒绝你,但是拒绝的同时,我还能提供其他的方法。
<b>多说“请”</b>
比如,前不久,一个朋友单位办公室的老王给石头打来电话,说他们单位正在起草下一阶段的整体规划,想以石头单位最新的规划作参考。这让石头很为难,石头手上确实有正在起草阶段单位的规划,但是,其一,规划尚未定稿,仍是草稿,不具效力,之后可能会有较大变化调整;其二,规划未经审议和公开发布,还处在保密阶段,有些内容甚至涉及单位未来发展方向的机密,确实不宜流出。
但有句俗话说得好,真理常常是简单的,规矩太多太繁就相当于没有规矩。在石头看来,初入职场,在办公室里说话,只要先掌握好“请”和“您”两个字,不敢说从此包打天下,至少自由行走是问题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