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玉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是面对食堂打菜的阿姨,“您”字也是脱口而出,当遇到麻烦时候,北京人说“麻烦您哪或者劳驾您哪”让人打心里觉得这人实诚;别人无论帮助咱们结果怎么样,北京人一定都会说三个字“谢谢您”,不为别的,就为人家出力;指出别人办事的方法不对,北京人会说:“您这事儿可不能这么办。”即使碰见厌恶的人,也会这样对他说:“您放心,咱们走着瞧。”展现出大气、宽容。
强调他的帮助对你很重要。“你的文字能力强,你看过的肯定没问题!”“你写东西很棒,不看一遍我心里没谱,你看一遍我才放心!”别人一听这话,得,原来我这么重要,离了我事情还办不成了,相信他无论如何也不好意思拒绝你,说不定还会把自己手头的工作放下来先帮你呢。
再说说“您”字。对大多数北京的爷们来说,“您”就是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毫无压力,用起来肆无忌惮。
不过,千万记得要感恩,将来有功劳的时候别忘了记上人家一笔。
<b>多称“您”</b>
<b>“您对这个事怎么看?”</b>
领导当然可以说“你马上把老刘叫到我办公室来”,但你绝不能说“老刘,领导叫你去他办公室”,转述之前留个心眼,把叫换成“请”,就能避免掉进因身份落差造成的陷阱,你听:“刘头儿,领导请您去他那一趟,您现在是否方便?”别人听起来就完全不同了:领导多么礼贤下士,秘书多么毕恭毕敬,让人心里熨帖不是?
跟领导单独乘车或乘电梯常常让人感到局促,你不得不说点话以避免冷清尴尬的局面。
办公室是单位的中枢协调部门,秘书们发挥的是领导参谋助手的功能。办公室工作常常存在着一种身份落差,你要代表领导发号施令,但其实你并没有发号施令的权力。这种落差会制造隐蔽的陷阱——假如你把自己当成领导,或者是虽然没有把自己当成领导,但是没有认清自己的身份,没有从自己的位置出发对领导的原话加以调制,那么你很容易被看成一个狐假虎威、狗仗人势的人。
说点生活的话题吧,你跟领导差十好几岁,有代沟,况且也不想留给领导一个玩物丧志的印象;说工作吧,又怕言多必失,不知哪句话就触怒了领导。
刘部长白了你一眼,心想,这石头没大没小的,竟然把我指挥来指挥去、呼来喝去的。梁子就此结下,你却还浑然不知。假如石头懂得把领导的话改成更加委婉的,“刘头儿,领导请您过去”,使唤的意思是不是就没有了呢,毕恭毕敬的感觉是不是就出来了呢。
此时,最恰当的莫过于聊一个跟单位发展有关,而又发人深省的话题。你想想,一般来讲,领导都不是内向冷僻的人,当领导时间长了,总有点教导别人、发表看法的瘾,这时你问一个他关心又熟知的问题,当他滔滔不绝地诉说心得的时候,你不仅获益良多,也会让他对你的求知上进之心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