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清朝,只要企业做得足够大,跟朝廷都会有点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在快乐的时候都表现得像蜜月期。但是人的链条太容易断,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就像刚才讲的乾隆,哪怕和江春关系这么好,说翻脸就翻脸。除此之外,还包括晚清最著名的徽商胡雪岩。这是权力垄断带来的必然的经济现象和普遍规律。那个时候的商人不具有我们现在讲的企业家能力,他们谋取特权的能力特别强。所以中国当时的商人形成了一种文化:赚钱的能力要靠官。官靠什么?靠关系。关系的目的是什么?桌子底下给银子。
和其他商帮修建的会馆不同,山陕会馆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那就是各地的山陕会馆里都会隆重祭祀关公,甚至往往与关帝庙合二为一。比如河南周口的山陕会馆就是庙馆合一,后来索性改为关帝庙。由于和关帝庙合二为一,一些山陕会馆的建筑物大量使用了绿色、黄色的琉璃瓦。我们知道在古代,琉璃瓦只能用于宫殿建筑,其中黄色的琉璃瓦更是只能用于皇家建筑,普通的民房是禁止使用琉璃瓦的,但是由于山陕会馆里供奉的是被封为关帝的关羽,因此也就提高了等级,一些山陕会馆的大殿就使用了黄色或者绿色的琉璃瓦。
首先是清政府釜底抽薪的改革,打破了盐商的垄断地位,徽商们损失惨重;其次是鸦片战争以后,欧洲列强的工业化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徽商经营的手工业品敌不过外商用机器生产的商品,迅速衰败;再次,咸丰、同治年间,包括徽州在内的江南,战乱延绵多年,太平军与清军攻防争夺,激战不断,使得徽商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受到严重的摧残。
山陕商人为什么会在自己的聚会、办公场所里供奉关帝呢?就像闽粤一带的商人会拜妈祖一样,山陕商人对关羽推崇备至。这就是山陕商人相较于其他商帮而言的一个独特的地方。
然而,花无百日红。经营盐业的徽州商人从明朝开始崛起,乾隆年间步入最辉煌,到了道光以后就开始衰落。徽商之所以在清末走向衰落,有好几个原因。
关公是山陕商人的乡土神。首先,关羽是山西人,出生在现在的山西运城。根据一些传说,关羽本不姓关,因为在家乡杀死了一个欺压乡里的恶霸,为了不连累家人就逃了。走到陕西潼关的时候,守在城门的士兵盘问,于是灵机一动自称姓关,叫关羽。所以按照传说的说法,陕西是关羽的改姓之地。从地域上讲,关羽和山陕商人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这对于当时来说是一个聪明的选择,但是从历史发展角度而言,徽商受儒家影响很大,特别是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所以他们要保证道德伦理上的崇高,同时还要教化子孙,传承事业,安定四方乡里。他们还讲究“贾而从儒”,弄个学者的名号给自己贴贴金。这就像今天的一些商人要到商学院去学习,弄个硕士、博士的身份一样。正因为这样,客居扬州的徽商给人感觉是最有文化的一批商人。
此外,到了明清时代,关羽已经被民间视为武财神了。在中国传统社会所信奉的财神有文财神、武财神之分。文财神有比干、范蠡,武财神有赵公明、关羽等。那么山陕商人供奉关羽,也是祈求关公保佑自己发大财。
徽商在扬州等家乡以外的地方取得成功的同时,还有一件事情挺有意思,就是大部分徽商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太短,一辈子加起来据说不超过三年半,实际上可能更短。自己常年在外面折腾,总得有人照顾,于是这些徽商都在外面又有了家室。可是这件事怎么跟家里的发妻、父母、祖宗交代呢?于是他们就发明了一个成本特别低的办法,那就是吹捧。刚开始是立牌坊,随着商帮兴起,牌坊越来越多,徽州一府六县就有一千多个牌坊,其中一大半是给女人的。这还不够,徽商还想出了更高的一招,就是建“女祠”,让女人可以进到她们专属的女性祠堂,然后给女性一个更高的表彰。她们可以在女祠里面议事,身后也会被供奉,这样一来,女人就感觉到跟男人在这个方面地位相当,心理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这件事情在当时是很罕见的。这样一做,徽商在道德伦理上站住了脚,还能让家族门楣生辉,符合当时的风俗。而他们建立的这套表彰体系也通过了官方的认可,同时变成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或者说主流的习俗和是非标准。
当然更重要的是,关羽身上的一些特质也是山陕商人所推崇的。我们知道,在“三国”里有一个叫“三绝”的说法。那就是诸葛亮的“智绝”,说他特别聪明,特别智慧;曹操的“奸绝”,也就是奸诈到了极点;还有一个就是关羽的“义绝”,忠心耿耿、义薄云天。
比如乾隆时期被称为“扬州八大商”之首的江春,担任两淮盐业总商四五十年,被誉为“以布衣结交天子”的“天下最牛徽商”。乾隆几次下江南,都不愿意住在行宫,而宁愿住他家里面。乾隆身上有点私房钱,也不愿意交给内务府的人,更不会交给户部,宁愿交给江春帮他理财。乾隆五十年,江春受邀去京城参加在乾清宫举行的千叟宴。之后江春家养的春台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一道奉旨入京,为乾隆皇帝八十大寿祝寿演出,这就是著名的四大徽班进京。因为四大徽班进京,才诞生了后来的京剧。
关公的忠义,成为明清山陕商人共同学习、遵守、推崇的商业伦理。由于推崇关公的忠义,商人之间也形成了强大的约束力,如果有谁不遵守契约,背信弃义,就会被其他商人联合反对和抵制,在圈子里面就混不下去。山陕商人在招收学徒时,除了技术培训外,也特别注重职业道德的传授。在培训结束之后,学徒们要经过复杂的考核程序,测试合格后才能进入店铺工作。当时的山陕商人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壮大,除了勇于开拓进取、经营有方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普遍拥有崇高的追求,重信守义。
山陕商人的这种做法放在现在来说,就叫炒卖指标。慢慢地,徽商手上积攒的盐的指标,当时叫“盐引”,越来越多。政府管盐不仅管指标,还管销售地点,盐商只能卖到指定的地方,这叫“引岸”,说白了是为了保护盐商的利益。在当时,食盐的利润率大概有800%。所以只要有了这些“盐引”,徽商当然就大展拳脚,快速积累起巨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