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玄奘开始决定去天竺取经学佛时,正好是唐朝初年。当时人口是不能随便流动的,出关要有护照,要取得相关许可。但玄奘去意已决,而且不等护照签证的发放就想走,所以只好混进了流民队伍当中偷偷逃出了长安。等他取经回来,在印度名声大噪了,这就成了一个问题。玄奘的厉害之处就显示出来了,他在返回的途中,还没有到长安时,就给唐太宗写了不止一封信,态度诚恳、谦卑地做了检讨,请求唐太宗原谅自己当时求学心切,犯下偷渡的错误。
在我的印象中,出家人就该六根清净、不问俗世,实际上,以玄奘这样一代高僧的地位来说,不问俗世是不可能的。玄奘学佛也是希望能弘扬佛法,传道给更多人,其目的仍然是入世。有几件小事,很能说明玄奘在出家人身份之外的性情。
这一招相当厉害。在已功成名就的时候,公开自己当初的过错并祈求原谅,而且以赎罪之心带回当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佛法论文,那唐太宗能不给台阶下吗?所以等玄奘回到长安时,唐太宗不仅没有处分他,反而让文武百官、百姓、僧尼全都夹道欢迎,可见人该软的时候就要软。
玄奘一生中,除了在天竺取经路上认识了各种权贵外,他和唐太宗、唐高宗的关系也非常密切。要做到这一点,仅仅凭借自己在佛法研习上的造诣那肯定是不够的,还得有点个人的智慧。
玄奘回国后,一方面接下了国家交下来的任务,一方面又专注自己“本行业的市场拓展”,同时不忘和最高领导层搞好关系,还要面对不同宗派的竞争,处理很多缠在身边的俗事。我们回过头看,他做得都不错。尤其是玄奘的处事之道,某种程度上是值得我们商人学习的。
这个时候,玄奘过人的交际能力、深谙政治之道的一面就展现出来了。高昌王因为希望留下玄奘,软硬兼施,玄奘推托不掉,甚至以绝食的方式表达意见。最后高昌王担心玄奘真的就这么饿死在自己手里,于是放弃了邀约,以请玄奘讲经一个月为条件放行。两人还结拜成兄弟,高昌王不但送了玄奘足够20年用的路费,还为这位兄弟准备了一支赶路小分队,包含马匹、随从、徒弟、高官,还有给前方路上相熟国家君主的私人信件,确保玄奘可以顺利通行。
由他口述、弟子记录的一本书叫《大唐西域记》,非常有名,这是国家给他的任务,让他把去天竺求学途中的见闻都记录下来。这本书后来成为研究中国佛教历史、中印交流史和当时中亚、印度的地理风貌、风土人情最重要的历史典籍。它的编写其实最早是唐太宗要求的,当时唐太宗和唐高宗最基础的信仰应该算是道教,但到了他们执政时期,佛教发展势头迅猛,民间信仰也非常兴旺,加上玄奘的成就,所以两位帝王对佛教的态度都有点微妙。唐太宗去世前的很长一段时间,玄奘像是国师一样,常常进宫一整天,跟唐太宗讨论佛法;到了唐高宗时候,虽然后期玄奘的很多请求都被驳回,但高宗还是很敬重他的。玄奘圆寂的时候,高宗还感叹“朕失国宝”。
玄奘踏上求学路后,九死一生,好不容易走出沙漠,到达现在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东南边的高昌国。当时,玄奘已经算得上一位学术造诣精深的法师了,正好高昌王麴文泰也钟情于佛法,于是邀请玄奘在高昌国内常驻讲经修法。一位国家君主这么隆重的邀约,要拒绝其实很难。
玄奘为了弘扬佛法,获得政府的支持,他在高宗面前也时常要极力讨好,会称颂帝国出现祥瑞之兆,甚至为武则天的孩子主持剃度。但在政治权力中心游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哪怕是像玄奘这样已经非常懂得周旋的高僧,后来也遇到一些困难,甚至是打击。
玄奘在当时应该算是“穷游”界相当知名的人了,而且在他那个年代,佛教在整个亚洲的发展都很兴盛,所以他一路往西的路上,因佛教而结交了很多人,私交特别好的人里,还有几位一国之君,其中最著名的是高昌国王麴文泰。
晚年的时候,玄奘遭受了两次打击。
<b>玄奘作为一代高僧的伟大,你一定听得很多了,所以,我今天就讲讲他的另一面</b>——<b>小气、局促、别扭,甚至是“庸俗”的一面。</b>这里说的“庸俗”,是说他虽然身为出家人,但是很接地气,不但在佛教这个领域做到了第一,在其他方面也做得挺到位的。
一是他的得意门生辩机在30岁的时候被人告发和高阳公主私通,被砍了头,这对玄奘的打击非常大。和尚本来就该遵守戒律,更何况是跟公主通奸。这对玄奘的声誉也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当然,玄奘对这事也是无可奈何的。
《西游记》里说这一路师徒有四个人,但是在真实的记载当中,玄奘在旅行中有旅伴的时间并不多。大多数时候他都是一个人,包括在戈壁、沙漠、雪山很多艰险的路段,都是他独自一人。这个路线放到现在,即使有现代交通工具的帮助,也很难独自走完。一个人的信念可以坚定到这种地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玄奘当之无愧。
二是当时有个叫吕才的人,对玄奘的学术研究提出了质疑,认为他的佛法不权威,甚至提出了四十多条论据说明佛法里自相矛盾的地方,还专门出书来说这件事。最后高宗得知了两人的敌对关系,下令他们在当时玄奘所在的慈恩寺当面辩论。很多后来研究者都觉得,虽然在有关记载里写的是吕才败退,但实际情况未必是这样。
历史书里的玄奘是一个伟大的高僧,凭一己之力,用十几年时间西去印度取经,然后又回来翻译这些经文,对中国的佛教文化发展影响深远。实际上,玄奘西域取经的难度,是远远超出普通人想象的。那可是在1400多年前,玄奘作为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儿,要从现在的西安到新疆,再穿过中亚南下印度,几乎绕了整个印度一圈,完全靠徒步,目的就是寻求最正宗的佛法,这毅力绝对超凡。
关于玄奘“俗气”的一面,还有一件事能说明他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气度。钱文忠是季羡林的弟子,他在《玄奘西游记》里讲过一桩丑闻:当时印度有一位叫福生的僧人到长安,带了500多夹佛经,要在长安定居,并且以翻译经文为生。不知为什么,玄奘非常不喜欢他,处处打压这个人,最后导致福生出走长安,死在瘴气密布之地,而他带来的经文却被玄奘抢走了。不管是不是真事,可见玄奘晚年与政治权力中心的关系时紧时松,使得他的身份和他的伟大背后多了更复杂的背景。有时候他为了最终目的,要顺势而为装一些庸俗。有时候他又为了坚持,要奉献一些理想的执着,对佛教的事业发展厥功至伟。
关于玄奘,我们更熟悉的形象应该是《西游记》里的唐僧,有点唯唯诺诺,是个需要徒弟保护的“老鲜肉”。
这“俗”的一面,和他坚持“真”的一面,恰好构成了一个人的立体形象,具有两面性。我们能从他身上通过真实而找到坚持理想的根据,更重要的是,我们了解到,人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脱离了我们日常的生活,脱离了现实,而是因为他生活在真实之中。
我观察事情时,经常会对一些伟大的人特别好奇,于是“扒门缝”去看他们的另外一面。我觉得这样会获得意外的惊喜和真实的力量。玄奘,在我看来,就是一个真实而又伟大的人。
伟大的人物,其力量来源不是虚矫,也不是文饰,更不是自我吹捧,而是来自真实生活,来自脚踏实地地观察世界、与人相处。更重要的,甚至来自他庸俗的委屈和不得不做的妥协,以及他长期的忍耐和坚守。了解了伟大的真实,我们才能相信真实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