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类收购涉及企业界管理明星。这些人能识别出那些伪装成癞蛤蟆的优秀王子,他们具有脱去伪装的能力。我们向这些管理者致敬,如西北实业(Northwest Industnes)的本·海涅曼(Ben Heineman),特利丹(Teledyne)的亨利·幸格尔顿(Henry Singleton),国家服务工业公司(National Service Industries)的欧文·扎班(Erwin Zabn),特别是大都会公司的汤姆·墨菲(一个真正“能用一分钱买两分货”的管理人才。他的收购工作基本集中于第一类,而他的运营天才使他成为第二类的领袖。)
我们认为,几乎不可能得到比现有公司业务和管理层更为优秀的替代者。我们的情况恰恰与柯莱特<sup><a id="ch3" href="#ch3_back">[3]</a></sup>的莫德雷德<sup><a id="ch4" href="#ch4_back">[4]</a></sup>的情况相反,格纳维尔(Guenevere)评论说:“对于他,我只想说一件事,他一定会有不错的婚姻,因为每个人都在他之上。”但对于伯克希尔而言,找一个配得上的公司,有一个不错的婚姻,极其困难。
近几十年来,那些专注于通过上述两个特征的测试而进行的收购,即便能力一般的管理层也取得了优异的结果。然而,同时符合这两个特征的企业非常少,而且收购这些企业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已经到了本末倒置的不合算程度。
在考虑企业并购时,很多管理层倾向于关注是否该项并购对于每股盈利有稀释或非稀释的效应(或对于金融机构,在每股净资产方面的影响)。这种过于关注的强调,蕴藏着巨大危险。设想一下,一个25岁的MBA(工商管理硕士)一年级学生正在考虑,将其未来的经济利益,与一个25岁的做零活的民工未来的经济利益进行合并。MBA学生会发现,将自身的权益用“以股换股”的形式与民工的权益合并,会提升他的近期收益(而且是大规模的提升)!但是,还有什么交易比这更加愚蠢呢?
第二,具有只需要投入小额增量资本,即可容纳业务大量增加(通常是由于通胀原因,而不是真实的增长)的能力。
在公司的交易中,当被收购的目标公司具有不同的前景、不同的运营和非运营资产的混合结构,或者不同的资本结构,那么作为收购方,如果仅仅专注于眼前的盈利情况,难道不是同样的愚蠢吗?
第一,具有容易提价的能力。(即便在产品需求平平,产能并未充分开工的情况下),无惧由于提价导致的市场份额和销售数量的大幅下降。
在伯克希尔公司,我们回绝了很多可以即刻提升当前和近期盈利,但会降低每股内在价值的并购机会。取而代之的是,我们的方式是遵循加拿大著名的冰球运动员韦恩·格雷茨基(Wayne Gretzky)的建议:“到冰球将要去的地方,而不是到冰球所在的地方。”我们这样做的结果,是伯克希尔的股东现在所拥有的财富,比之刻板地照搬教科书,一味刻舟求剑的做法,多出的财富量级可以十亿美元计。
第一类收购涉及的公司,是通过筹划或意外事件,收购那些特别能适应通货膨胀环境的公司。这类被看好的公司必须具备两个特征:
令人悲伤的事实是,大多数大型收购呈现出严重的失衡:它们是被收购方股东的财富富矿;它们提升了收购方管理层的收入和地位;它们是投资银行家和买卖双方职业顾问有利可图的蜜罐。但是,这种收购经常会减少收购方公司股东的财富,而且减少的数量还很可观。
公平地说,我们应该承认有些收购的记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有两大类收购的成就非常突出。
发生这样的结果,主要是因为收购方的管理层支付的内在价值比得到的多。对此,已经退休的美联银行负责人约翰·梅德林(John Medlin)评价说:“够了,你们就是在玩反向的连锁信游戏。”
关键词:出现高价收购的三个原因
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家公司管理层的资产配置能力对整个帝国的价值有着巨大的影响。顾名思义,一家优秀的企业(至少在度过早期阶段之后),所产生的钱远远多于其内部消耗所需。这家公司当然能以分红或回购的方式将钱分给股东,但在现实中,CEO经常会问那些战略规划人员、顾问或投资银行家们,是否应该进行一场或两场收购活动更好。这就像问你的室内设计师,是否你需要买一块5万美元的地毯。
换言之,投资者可以随时在市场上,以现行市价购买癞蛤蟆。如果投资者替代公主,以两倍的价格换取亲吻癞蛤蟆的权力,那么这些亲吻一定更具深藏其中的真正魔力。但根据我们多年的观察,很多亲吻并未带来奇迹。然而,很多管理层的公主们对于自己亲吻的未来潜能依然抱有沉着的自信,即便在公司的后院已经挤满没膝深的、反应迟钝的癞蛤蟆时,依然如此。
收购产生的问题常常因其生物学的偏差而被放大。很多CEO们能够获得他们今天的社会地位,是因为他们具有丰富的动物精神和自负秉性。如果他们具有这些强烈的品质——应该承认,有时这正是他们的优势所在——那么,当他们达到辉煌顶峰的时候,这些特点并不会消失。当这样一个本来就雄心勃勃的CEO,被他的顾问们鼓动着进行并购交易时,他的反应可想而知。这样鼓励性的推动原本就是多余的。
乐观主义是进行收购的根本原因。如果不是基于乐观的看法,为什么A公司(Acquisitor)的股东在本来可以以X价格在市场上直接买进时,却愿意以2X的价格去收购T公司(Tar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