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懵懂出国梦 (第4/5页)
罗杰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时,伴随经济形势每况愈下——英国贸易逆差日益加剧的同时,其外债也不断攀升,最终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但直到我离开英国那年,英国政府仍未让英镑贬值。我对英镑的判断是对的,但却不逢时。这个特质(判断准确但时机尚早)告诉我,作为一个投资者,它将会是一个喜忧参半的显著特征,贯穿我的职业生涯并重复上演。
“当你还是个孩子时,”我说,“难道你父母没告诉你要多想想那些在中国忍饥挨饿的孩子吗?”
尽管我是个22岁少不更事的毛头小伙子,我也明白政府对英镑的管制必须要放弃。在牛津大学的两年里,我的口袋里总是揣着两先令六便士跑来跑去。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她笑着说,“我父母常跟我讲,要想想那些在亚拉巴马(罗杰斯故乡)挨饿的孩子们。”
在牛津求学时,我办了个外国人银行账户。账户上标明我存入的外币是美元。银行记录显示每周我可存入多少外币,若高出这一规定,我就无法离开英国。银行账户对外币控制非常严格,尽管最初我也没多少钱,但依然小心谨慎,每周存入的外币从未超过规定限额,因为我一直深信没准儿到哪个周末政府就会让英镑贬值。
在牛津大学的第二个圣诞节,露易丝在牛津租了套公寓。夏天,我们搭便车去了南斯拉夫,之后我们参加了一个学生旅游团,去了另外5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一起去了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乌克兰和俄罗斯。这次旅行让我第一次亲眼看到了那里人民的生活,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一个黑市如何运作的真实世界。
英镑危机四伏!那时每周的经济学课上,我们最后的关注焦点总会转移到英镑困境上。当时的汇率高得离谱,1英镑兑2.8美元。这一汇率并未准确地反映英国的经济状况,至少反映的是不健康的英国经济。这个国家正濒临破产,无论哪方面都缺乏竞争力。没人会在英国投资,英国也不太可能在其他领域投资。
俄罗斯卢布是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你没法在市场上买卖卢布,将卢布带进或带出苏联都是违法的。但美国运通公司在伦敦的办公室却有卢布,你在他们那里买卢布还可以打很大的折扣(就像在黑市上),可以以俄罗斯官方利率的5倍来结算。我们在伦敦买了一堆卢布,露易丝将这些卢布塞进了胸罩里,悄悄地带到了苏联。按照西方标准,苏联境内的商品和服务对我们而言,尽管很便宜,但非常稀缺。
伴随一系列财政政策的实施,撒切尔夫人终结了自1939年以来的外汇管制规定。1964年我去牛津大学求学时,除非符合严格的外汇管制规定,英镑还不能自由兑换,无法买卖,也无法将大量英镑带出国门。
多年以后,当我开车环游世界时,每当我穿过偏远的边界,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黑市。我们在一起的第三个圣诞节,露易丝和我结婚了(尽管她父母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因而对这桩婚事有些不太乐意),不过我已在华尔街有了奋斗目标。
待到英国恢复元气时,历经半个世纪在世界各地横行霸道的美国,已在经济、军事和地缘政治上成为世界的主导力量。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她实施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最终令英国经济走出长期“滞胀”局面,她因此广受好评。不过,也正是在1979年,英国人发现了北海油田。正所谓“只要发现了大油田,想不发家都难!”
<a id="ch1-back" href="#ch1">[1]</a>布尔战争(Boer War)是英国人和布尔人为了争夺南非殖民地而展开的战争。17世纪来到南非的荷兰、葡萄牙和法国殖民者的后裔统称为布尔人。19世纪晚期,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士自由国相继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矿与金矿,被英国觊觎,最终于1899年8月爆发战争。历史上共有两次布尔战争,第一次布尔战争发生于1880~1881年,第二次布尔战争发生于1899~1902年。布尔战争是英国复兴史上最长的战争。——译者注
而英国,它正走向地狱。1976年,由于无法卖掉政府债券,这个昔日的超级大国在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援时惨遭羞辱。1918年的日不落帝国,仅仅一代就陷入经济混乱,不到第三代就已破产——真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富不过三代。”
<a id="ch2-back" href="#ch2">[2]</a>《马来年鉴》中指王子视力极佳,他看见的黑兽更可能是一只马来西亚老虎,或者从未远足至东印度次大陆的亚洲狮。直到20世纪30年代,老虎还在新加坡野外游荡。
当他们回到英国,安然度过一段大英帝国的风烛残年后,同样是这些殖民地的官员,只能对远方这个国家在过去40年里取得的辉煌成就瞠目结舌。今日的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若以外币储备计算,新加坡或许是世界上人均最富有的国家。
<a id="ch3-back" href="#ch3">[3]</a>吉姆·罗杰斯当年就读牛津大学时亦在巴里奥学院求学。巴里奥学院是牛津大学最古老的学院之一,以“盛产”经济学家和政要著称,如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参见《水晶球:吉姆·罗杰斯和他的投资预言》,第72页。——译者注
1969年,英国撤出新加坡岛前夕,英属殖民地的官员们在莱福士的告别宴上痛饮。他们喃喃自语:“新加坡完蛋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在这个极度贫困的前哨基地上,拥有50万绝望民众的新加坡将走向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