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教学改革的课程诉求 (第3/5页)
陈夫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计划》:将普通高中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体育和保健、艺术、综合实践活动;选修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以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周课时累计数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
《方案》:仍然将普通高中的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八大领域的每一科目都有必修模块。选修课程分为选修1和选修2,选修1为每一科目的选修模块,选修2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学分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这有利于学生在全面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6)课程内容方面
《计划》没有明确提出高中各学科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选择与编制原则。
《方案》明确提出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选择与编制应遵循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原则,强调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
(7)课程实施方面
1 课程安排方面:
《计划》的课程安排以学期为单位,每门课程每学期每周为若干课时;《方案》的课程安排以学段为单位,每个模块的教学在一个学段内完成。
《计划》没有明确规定各学科课程的必修、选修内容的教学应在哪一学年进行;《方案》要求高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内容,逐步增加选修内容,同时还规定高三年级下学期应保证学生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并可继续选修某些课程。
2 课程资源方面:
《计划》和《方案》都强调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方案》还强调课程资源的共享,要求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3 课程组织实施方面:
《计划》对教师的地位、教学行为和素养、学生的地位和学习方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方案》根据普通高中新的课程体系,强调应建立行之有效的选课指导制度,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保障;强调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以促进教师的成长,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8)教学评价方面
《计划》在“课程评价”部分阐明了评价的作用、指导思想,对如何进行考试评价(包括平时考试和高中毕业会考或其他形式的毕业考试)、如何管理综合实践活动提出了一些要求。
《方案》要求改革评价制度,要求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与新课程相配套的督导机制、国家应建立完善的高中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新的评价制度的建立,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2、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
(1)课程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2)课程目标从过于关注学生的智能发展转向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3)课程内容选择从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转向突破学科中心。
(4)课程实施从过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课程实施的完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