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无文字的宫廷饮食文献 (第3/5页)
姚伟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汉代的画像石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其中一些场面直接描绘了当时统治者钟鸣鼎实的宴饮情景,使我们得以窥见汉代皇室饮食状况。
在《史记》、《汉书》、《后汉书》中有关汉代帝王的部分,可以发现,大的宴飨活动连年不断,逢年过节要宴飨,祭祀宗庙要宴飨,为出征的有功将士庆功要宴飨,巡视郡国、慰问当地的官吏要宴飨,回到老家会见“故老”要宴飨,接见外宾要宴飨,还不时在朝廷大宴群臣。上行下效,各级大小官吏、贵族世家、豪强地主、富豪大贾动辄大摆酒筵,迎来送往,媚上骄下,宴请宾客和皇亲国戚,借以拉拢关系,沽名钓誉,形成了一股很坏的社会风气,汉代画像石也印证了这一事实。
在河南省密县打虎亭一号汉墓出土的《饮宴图》上,宴会大厅上帷幔高垂,富丽堂皇。主人端坐在方形大帐内,其前设一长方形大案,案上有一大托盘,托盘内放满杯盘。主人席位的两侧各有一列宾客席,已有三位客人就坐,画面的右侧有四位侍者。这幅图表现的仅是宴会之一角,整个宴会规模之大可以想见。
1967年,山东诸城前凉台西村出土的一座东汉贵族的大型墓葬,其中有一块为《庖厨图》的画像石。此石以阴线刻画出的庖厨场面,可称为迄今所见反映汉代贵族饮食生活的最直接最生动的作品。
这幅画像石高一点五二米,宽零点七六米。描绘了一套前后连贯的烹饪制作过程的庞大场面,图中刻绘人物四十三个,个个忙碌,各有所事。从上到下有六七个层次,概括了原料储备,猪、羊、牛的宰杀,鸡、鱼、鹅、鸭的加工处理,包括汲井水、洗涤、蒸煮、酿造、烤炙等等,分工明确,动作熟练,栩栩如生,是烹饪操作的真实写照。如表现进行烹饪活动的烤肉串,有四人都跪在长方形炭烤炉旁,一人串肉,一人右手翻动肉串,左手搧动扇子,炉上架着正在烤炙的五串肉,二人等待将烤好的肉取走送往宴席上去。在图的最上方是在厨房檐下设铁钩,悬挂着各种肉类原料,自左至右有:牛腱、牛胁肉、猪肘子、猪胁肉、猪头、牛百叶、兔、小鱼串、大鱼、雀、鳖。这些原料,大多是干腊制品,是置阴凉处风干而成的半成品食物。从这幅内容丰富的画像石上,可以看出汉代皇室贵族们大宴宾客的情形,这种绘画比文字记录,更形象、更有价值。
画像砖是汉墓里出土的一种珍贵艺术品,它的位置往往嵌在墓室的壁上,一方面是墓室结构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是一种艺术装饰品。由于画像砖大多是从皇室富豪的墓穴里出土的,所以内容也多半是记录墓主人的生活情况,它真实地反映了汉代皇室贵族的奢侈生活。
现藏于成都博物馆的一幅名为《宴乐》的画像砖上,一人长袖起舞,其左一头上戴冠的人,正击鼓为之伴奏。左上方坐二人,其中一人正操琴弹弦。左上方一男一女,席地而坐,正在观察。中间有两几、一奁、一盂。奁、盂上都有勺,这是一幅贵族饮食宴乐生活的写照。左太冲《蜀都赋》云:“金罍中坐,肴鬲四陈。觞以清醴……巴姬弹弦,汉女击节。纤长袖而屡舞,翩跹跹衣裔裔。”正是这幅图的生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