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著名文献学大师张舜微评价说:“抑先谦之学,家有根底,其精力所注,虽多为纂辑之业,然于学术源流,经说中矢,辨析至明。”(转引自张舜微.清人文集别录.)

再次,王先谦汉学思想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还与其中年督学汉学发源地江浙一带的经历有关。清代汉学肇源江苏,以苏州惠栋吴派为开山。“汉学”之谓始自惠栋再传弟子江藩。他在《国朝汉学师承记》中说:“盖易自王辅嗣、韩康伯之书行,二千余年,无人发明汉时师说,及东吴惠氏起而导其源,疏其流,于是三圣之易昌明于世。”(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附国朝经师经义目录.中华书局,1983:137.)其后,江苏仪征阮元先后在浙江、广东创办诂经精舍和学海堂,专勉经古实学,传播汉学,开清代汉学书院之风气。故江浙之间,自乾嘉以来,经师辈出,汉学之风大盛,并衍及光宣时期。王先谦督学江苏长达三年,后又赴浙江任乡试副主考,江浙汉学之风无疑会对他产生不小的影响。

二、 王先谦的汉学成就及其特点

王先谦一生基本上就是读书、做官、讲学、刻书、著书。他无论是在任学官还是主讲书院时都以“提倡经学为己任”。转引自叶德辉.郋园六十自叙.治学循乾嘉遗轨,趋重考证,上笺群经,下证国史,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在治经方面,他继阮元编《皇清经解》之后,汇刻了卷帙浩繁的《续皇清经解》1430卷,编刻了《南菁书院丛书》144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此外,他还著有《尚书孔传参正》36卷、《诗三家义集疏》28卷,并撰写了《释名疏证补》,此书足以取代毕沅的《释名疏证》。(参见杨慎初,朱汉民,邓洪波.岳麓书院史略.岳麓书社,1986:156—163.)在考史方面,他循乾嘉旧轨,仿经疏体例注释旧史名作,有《汉书补注》100卷、《后汉书集解》120卷(这两部书至今仍为史学界所本)、《新旧唐书·合注》225卷、《元史拾补》10卷、《史记旁证》若干卷、《新修晋书》(未完稿)以及《日本源流考》22卷、《外国通鉴》33卷、《五洲地理志略》36卷,并汇编刊刻了《东华录》200卷、《东华续录》419卷。梅季.论王先谦的学术成就及学术思想,船山学报,1988(1).其中《尚书孔传参正》、《汉书补注》、《日本源流考》和另一著作《荀子集解》被总督陈夔龙、巡抚岑春萱进呈朝廷,王先谦因此被赏内阁学士衔。

如前所述,在王先谦的时代,由于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思想学术界萌经世致用思潮很盛。近百年以来的汉学训诂已由盛而衰,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烦琐考证深感厌倦,力图从古代经籍史传中寻求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汉学研究也逐渐偏离了乾嘉时期原有的学术传承轨道。有学者注意到,“此时的经学研究呈现多途取向,由纯粹的经典考证,逐渐转向对人生理想的探索与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从而在学术界出现了一场由汉学家内部发起的汉学更新运动”。(陈居渊.论乾嘉汉学的更新运动,中国史研究,2002(4).)生活在这个时代的王先谦,他的学术思想不可避免地要打上这个时代的烙印,事实上,他的汉学风格也无不体现着这些变化与趋向,呈现出以下两个特征:

1� 求新务实,注重经世致用

跟许多汉学家一样,王先谦反对空疏,注重实事求是。他对当时许多学人务虚图名的做法是看不惯的,他说:“窃谓中国学人大病,在一空字。理学兴,则舍程朱而趋陆王,以程朱务实也。汉学兴,则诋汉而薄宋,以汉学苦人也。新学兴,又斥西而守中,以西学尤繁重也。至如究心新学,能入所难,宜无病矣。然日本维新,从制造入;中国求新,从议论入。所务在名,所图在利。言满天下,而无实以继之。则亦仍然一空,终古罔济而已。”(虚受堂书札·复毕永年.王先谦.葵园四种.岳麓书社,1986:862—863.)王先谦自己治学则是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不好作偏激之论,不自以为是,不故作高深。如他在校《水经注》时提出:“夫水地之学,莫要于考古,而非亲历不为功。”(虚受堂文集·水经注要删正续编序.王先谦.葵园四种.岳麓书社,1986:121.)

武侠仙侠推荐阅读 More+
医武圣手

医武圣手

烈焰梵天
杨承业穿越南宋,进入了不一样的武侠世界。本书Q群1131170722
武侠 连载 0万字
问情录之尘缘

问情录之尘缘

云水·别
文艺版:苦海翻起爱浪,在世间难逃避命运,不如归去…… 正常版:转世重生无法正常修炼的林慕云,和几个女人边谈恋爱边拯救世界的故事。
武侠 连载 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