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2� 掌教书院、笺经注史、培育汉学人才——王先谦之与湖南诸书院
王先谦开缺返湘后,历主思贤讲舍和城南、岳麓诸书院。其中,光绪十六至十七年(1890—1891)主讲思贤讲舍;光绪十八至十九年主讲城南书院;光绪二十至二十九年掌教岳麓书院。从四十九岁到六十二岁,王先谦在湖南的书院执教达十四年之久,期间,成就了大量汉学著作,培养了一大批研治汉学的人才,为湖南的汉学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先谦的大部分汉学著作均成就于他掌教书院之时。光绪十七至十八年,五十岁的王先谦先后主讲湖南的思贤讲舍和城南书院。教学之余,他校订《荀子》,认为:“国朝儒学昌明,钦定《四库全书提要》首列荀子儒家,斥好恶之词,通训诂之道,定论昭然,学咸知崇尚。”然“顾其书仅有杨倞注,未为尽善。近世通行嘉善谢氏校本,去取亦时有疏舛,宿儒大师,多所匡益。家居少事,辄旁采诸家之说,为《荀子集解》一书。”(虚受堂文集·荀子集解续.王先谦.葵园四种.岳麓书社,1986:79.)同年,王先谦还利用教学余暇校刊了《世说新语》、《盐铁论》等书。光绪十八年,王氏主讲城南书院时,校刻了《养知书屋遗集》、《合校水经注》等书。此外,王先谦的重要汉学著作《释名疏证补》(成书于光绪二十一年)、《汉书补注》(成书于光绪二十六年)、《尚书孔传参正》(成书于光绪二十六年)、《骈文类纂》(成书于光绪二十七年)等书均在他掌教岳麓书院时完成。
王氏门生王啸苏在《岳麓书院一千年》手稿中指出:“(王先谦)广刊要籍,启迪群流。至主讲岳麓时,仍本斯旨,因而诸生之俊异者受其熏陶,从事考据。凡所成就,多宿学而务躬行。”当时门生中较突出者有陈毅、苏舆、郭焯莹、孙文昱、刘宗向、谭戒甫、颜昌峣、王啸苏、郭立三、黄俊等人。湘阴郭立山所著的《三礼札记》,湘潭孙文昱所著的《小学初告》、《声韵表》、《历数学》,善化黄逢元所著的《补晋书艺文志》,湘乡颜昌峣所著的《管子校注》,长沙黄兆枚所著的《芥沧馆诗文集》等,均为王先谦在长沙城南书院、岳麓书院掌教时培养的学生所取得的成果。(杨慎初,朱汉民,邓洪波.岳麓书院史略.岳麓书社,1986:162.)苏舆著有《春秋繁露义证》,被王先谦称为“可传书也”。(虚受堂文集·春秋繁露义证.王先谦.葵园四种.岳麓书社,1986:123.)此外,还有陈毅所著的《墨子注疏》、《荀子集补解》,郭焯莹所著的《读骚大例》,均有裨于汉学。
王先谦传播汉学的贡献是卓越的,他对湖南地区晚清汉学的传播更是功不可没。正如李肖聃所评价的:“后生见闻,迈逾前古,多能明古今之别,知汉宋之分,实由先生最为老师。又都书局,思贤所刻,津逮贫生,讲舍高才,今为老宿,传其旧业,迥异时流。郭复初以三礼成家,孙季虞用六书名业,师承所自,都出王门。此有功于楚之经学也。”“湖湘开辟,玄黄判剖,堂堂文宗,肇此祭酒。玉池此赞,言大非夸,猗若我公,撰述成家。上笺群经,下证国史,旁论文章,用逮诸子。四十余年,楚学生光,长沙大师,并称二王。”(李肖聃.湘学略·葵园学略第二十.岳麓书社,1985:207.)如此评价王先谦,实在不算为过。
(与黄梓根合著,原载《湖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