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儒家人文教育的宗旨
儒家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儒家人文教育的根本宗旨首先是群体的和谐、社会的稳定,所以,儒家的人文教育本质上是社会本位的。孟子在谈到三代教育时认为:“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实际上,他所说的“明人伦”,正是儒家人文教育的宗旨。儒家通过“明人伦”的教育,以实现群体和谐、社会稳定。
要深入了解儒家人文教育的内在本质及其社会作用,就需要对儒家“明人伦”的教育宗旨作一分析。可以发现,儒家倡导“明人伦”的教育,旨在一个需要文化制约的社会群体中建立起合乎道德的和谐秩序,通过教育手段而建立一个“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理想社会。这种教育的目标所指向的是人的社会和社会的人。当然,这种社会是一个君臣父子的等级制社会。
儒家提出“明人伦”的教育宗旨,和他们深刻的忧患意识及教育救世的观念有着内在联系。所以,这里先从儒家的忧患意识与教育救世谈起。
一、 忧患意识与教育救世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产生于春秋战国这样一个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这个历史时期的突出特点,就是社会政治秩序发生急剧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面临新的选择。面对纷纷攘攘的社会现实,孔子所发出的慨叹就是:“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对当时的人伦失序、天下无道的局面表示了深深的忧患,这种忧患激发了他重建天下和谐秩序的志向,他立志于政治与教育事业,就是要重新建立一个“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
所以,孔子倡导“明人伦”教育的内在原因是一种深刻的忧患,即对社会失序、政治动荡的忧患。孔子在谈到关于社会政治问题时,就明确表示: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
孔子认为在社会失序的时候,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谨守礼治秩序,遵循礼的社会规范,以建立一个有序的社会。在这种礼治秩序中,天子、诸侯、大夫、庶人的不同社会身份均有相应的不同规范,相互之间不得僭越,这样才能保持礼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孔子曾在许多地方表达了这种思想:“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这也是谈到君、臣、父、子等各种身份均有不同的社会规范,破坏了这些规范,就会出现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局面,也就是“礼崩乐坏”的天下大乱。
然而,事实上,春秋时期正处于礼治秩序不断遭到破坏,整个社会出现了“礼崩乐坏”的严重局面,这些破坏礼治秩序的现象不能不令孔子感到“孰不可忍”。《论语·八佾》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正是这种对礼治秩序失范的忧患和痛心疾首,激发了孔子试图重建社会秩序的志向,以使世界再度出现“天下有道”的局面。因此,“天下有道”成为孔子及其儒家学派所追求的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显然不能等同于西周的礼治秩序,但确实又是西周礼治秩序的理想化产物。
对于孔子及其儒家学者而言,要解决礼治秩序的和谐稳定、重建社会理想,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即以道易天下和以道教天下。前者是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政治活动,后者是著书讲学的文化教育活动。
通过治国平天下的活动,以稳定社会政治秩序,建立起理想社会,确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孔子对治国平天下向来就表示出强烈的愿望,孔子曾提出:“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他对从政的浓厚兴趣,根源于对社会失序的忧患和理想社会的向往。从孔子对什么是“君子”的理解中也可以看出来,“‘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修己”是“君子”的自我道德修身,而“安百姓”则属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活动,其目的在于建立和谐和理想的社会秩序。可见,孔子是将治国平天下视为稳定社会秩序、建立理想社会的重要途径。孟子也是如此,他曾声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所以相信自己能够平治天下,就是认为自己可以通过治国平天下而建立一个“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理想社会。
治国平天下固然是调整社会秩序、重建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但任何一个儒生要走这条道路均会遇到双重的困难:其一,凡欲治国平天下者必须有权位,而一个儒生要想具有权位则是困难重重的,这不可能取决于他本人,儒学大师孔子、孟子虽都向往有“平治天下”的机会,但他们均终生不得其志,故而只能被后学以“素王”称之;其二,即使他们获得了权位,他们能否按自己的社会理想而治理国家、平治天下,则是一个更加困难的事情。所以,更多的儒家学者重视以教育维护社会秩序、重建社会理想的途径。
儒家对人伦失序的忧患意识激发起一种以教育经世的人文教育观念。儒家一直将教育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他们相信,只有教育,才是维护社会秩序、重建社会理想的最重要途径,教育成为儒者经世的根本手段。孔子对不重视教育的春秋时代表示了深刻的忧虑,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他把教育看作是立国的根本途径。据《论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孔子明确将教育看作是物质生活条件满足后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显然是他相信教育是治国的根本手段。从孔子开始,就确立了以教育来救世、经世的基本教育观念,它对后世儒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后来的儒者均对教育在稳定社会秩序、建立社会理想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如中国同时也是世界的第一部教育学专著《礼记·学记》说: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这里首次明确地提出教育为立国之本的重要思想。儒家学者坚持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够“化民成俗”,使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民情风俗,这样才会有社会群体和谐、国泰民安。西汉时期倡导“独尊儒术”的董仲舒,也是坚持了儒家以教为立国之本的思想。他向汉武帝建议说:
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风俗美也。(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中华书局,2006:2503—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