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又如战术、战法,即指挥作战的技能,也属智力操作方面的训练。武学也是许多儒家学者教学的内容之一,武学包括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两个方面。军事技能不同于研究战争的本质、作用、治军的原则等方面的军事理论,亦不同于刀法、枪法等“武术”技能,而是具体指导如何指挥作战的军事技能,古人常称之“兵法”、“战法”或“战术”,它属于教学中的“智力技能”的培养。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学著作《孙子兵法》,亦是重要的武学教材,全书13篇,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问篇等。该书为学者提供了攻守、计谋、阵势、作战等各种指挥作战的技能。如它在谈到进攻之术时说:“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孙子兵法,第三.谋攻篇.谈到虚实之术时它说:“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孙子兵法,第六.虚实篇.这些都属于军事作战的技能,是军事教育中必须重点训练的智力技能。有关军事技能的教育,均可纳入到儒学的“外王之术”的范畴。

三、 道

在中国古代,“道”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运用得非常广泛的范畴。在儒家学说中,“道”的基本涵义主要有两点:一是指体现最高目的的价值体系(“人道”);二是指体现绝对必然的根本规律(“天道”)。儒家文化是强调“天人合一”的,这样“道”的涵义也合为一个,即以最高目的与必然规律相统一的形式存在。所以,“求道”成为一切文化人的最高精神追求和最终求学目的,亦是儒家人文教育的核心。

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们都相信,任何人只要能够识“道”,得“道”,也就达到了最高求学境界和最终求学的目的。孔子自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他的学生子夏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周易·系辞传上》云:“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总之,求学的终极目的是“闻道”,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修道”,一旦得道,也就具有了崇高的精神人格和卓越的宇宙智慧,能够顺应天命流行、参赞浩浩大化。这就是儒家关于“求道”的思想。无疑,对任何受教育者来说,求道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求道又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求道不同于学知识,它不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求道也不同于技能训练,它不是一种技能的熟练;求道主要是要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实现一种“与天地合其德”的主体性人格,故而必须能动地把握这种目的性、合规律性的统一存在。那么,“道”既是一种要经漫长修养才能达到的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崇高精神境界,又是一种惟有大智慧才能领悟的宇宙法则。古代思想家们总是从各个侧面讲述“道”的种种特征,以表明那“道”是如何难以认识和实现。《周易·系辞传》称:“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作者把“道”归为“形而上者”,那么,它就不是一种凭五官所能认知的具体存在,它应起一种“极深”、“几微”而“唯神”的存在,正如《系辞传》所描述的:“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由于道是一种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形而上的最高存在,作者强调“道”的“深”、“神”。这不是要人们放弃学道,而是告诉学道的人,必须意识到学道的不易,能够毕其一生于学道、体道之中,经过长期的修养,以获得一种能够体“道”、识“道”的大智慧。这样,如何进行得“道”的思想修练,如何启迪、获得一种大智慧,就成为教育的一项任务。古代各家各派的教育家、思想家对于如何“得道”的思想修养和“识道”的大智慧,提出了许多具体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格物穷理。儒家认为“道”是一种形而上者,但又强调形而上之道就存在于形而下之物中。《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宋代学者程明道说:“道之外无物,物之外无道。”(二程集.河南程式遗书,卷四.中华书局,1981:73.)因此,学者应该即物而穷其理,开始学习一事一物之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认识的深度、广度上都发生变化,就可以贯通天地万物之理,达到对“道”(或“理”)的总体把握。理学家朱熹说: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其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中华书局,1983:6—7.)

显然,朱熹认为学者要想识道,要想获得“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的精神境界和最高智慧,必须经过“格物致知”这样一个日常修养和知识积累的途径和过程。否则,就不可能达到那种体道、识道的最高精神境界和知识境界。

第二,尽心与自诚明。对于如何识道、启迪大智慧,儒家还有另外一派观点,就是反对那种日常修炼和积累知识,而主张致力于主体精神扩展和大智慧的启迪。孟子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他将学问之道归之于主体的“心”,他相信,人只要“尽心”就可以获得对天道的体认。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陆王心学发展了这种扩充主体精神的主张,陆九渊认为“道未有外乎其心者”(陆九渊集,卷十九.敬斋记.中华书局,1980:228.)。他还提出“古人教人,不过存心、养心、求放心”(陆九渊集,卷五.与舒西美.中华书局,1980:64.)。所以他希望扩充“心”而求道。王阳明将这种思想发展为“致良知”,认为只要扩展主体的良知就是“道”,他说:“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王阳明.传习录全译,中.答陆原静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138.)儒家有时将这种主体精神和智慧称为“诚”,《中庸》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天道的根本特征是“诚”,即真实无妄,人如果要获得“明”的智慧,就应该保持主体精神的真实无妄,才能获得天道的“诚”。这里“诚”的天道和“明”的智慧具有一种内在联系:由天道的“诚”获得人的智慧“明”,这是人性的显示(《中庸》又云:“天命之谓性”);由智慧的“明”而能体认“天道”,这是教育的结果(《中庸》亦云:“修道之谓教”)。换句话说,由“诚”而“明”是天性,由“明”而“诚”是教育。教育的任务当然是“自明诚”,即启迪学生“明”的智慧,从而达到体认“诚”的天道的目的。但儒家学者强调“自诚明”,这种“明”的智慧是不同于那些视听、思虑等日常知识的,它来自于“诚”的天性。所以唐代李翱说:“知本无有思,动静皆离,寂然不动者,是至诚也。……问曰:本无有思,动静皆离,然则声之来也,其不闻乎?物之形也,不见乎?曰:不睹不闻,是非人也。视听昭昭而不起于见闻者,斯可矣。无不知也,无弗见也,其心寂然,光照天地,是诚之明也。”(叶楚论主编.唐宋散文选.复性书,中.正中书局,1946:88—89.)可见,这种能够体认天道的智慧,是“其心寂然,光照天地”的“诚”的天性。

四、 道、学、术之间的关系

武侠仙侠推荐阅读 More+
邪少追妻路漫漫

邪少追妻路漫漫

汝子愿
一个天真无邪的女生无辜惨死,背后之人究竟是谁一个跆拳道武社第一的猛男意外遭遇车祸,竟然摇身一变成为软萌少女寻找少女惨死真相追寻自己的梦想本以为可以好好生活,竟然遇到了以前的初恋情人,还要和他在一起“滚蛋,老子不需要爱情,老子要搞事业,老子要做大哥。”ps:每天更新2k,作者开心就会加更,爱你们,么么哒^3^
武侠 连载 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