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四) “三礼”
儒家重视礼教,而关于礼的典籍主要是《周礼》、《仪礼》和《礼记》,简称“三礼”。《周礼》又名《周官》,主要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期各国制度,并根据儒家政治思想改造而成。关于《周礼》一书的作者,历史上众说不一,或说是周公,或说是西汉刘歆。近人考证此书为战国时期成书,但是其内容应该是参考了西周的历史文献。《仪礼》简称《礼》,又称《礼经》或《士礼》,系春秋战国时期一部分礼制的汇编,共17篇。《史记·儒林列传》称:“《礼》固自孔子时而其经不具,及至秦焚书,书散亡益多,于今独有《士礼》,高堂生能言之。”《礼记》为春秋战国时至西汉初儒家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是一部既有理论、又有史实的综合性著作,也是“三礼”中思想内容最丰富的一部典籍。它编成于汉代,当时有两个版本:一为《大戴礼记》,戴圣编,原为85篇,其中部分散佚;二为《小戴礼记》,戴德编,共49篇。后因郑玄注《小戴礼记》,于是《礼记》成了《小戴礼记》的专名,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三礼”作为学校教学的内容,主要能提供与儒家价值理想相契合的一整套规范系统,包括中国古代礼仪制度、政治制度。它们是后代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礼制、学制、封国、职官、田赋、乐律、刑法、名物、占卜等人文知识的重要典籍。同时“三礼”也是儒生传授有关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美学思想、教育思想的重要教材。
(五) 《春秋》及其“三传”
《春秋》是现存的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按年代记载了春秋时期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由于《孟子》、《史记》均肯定“孔子作《春秋》”的说法,后来将经孔子修定的《春秋》谓之“经”,而将其他儒家学者对《春秋》的解释称为“传”。汉代为《春秋》作传者有“左氏”、“公羊”、“谷粱”三家。《春秋左传》属古文经学,详于叙述经文所记之事;《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粱传》属今文经学,详于解释经文中义例。
《春秋》及其“三传”所以成为儒家经典和学校教材,主要是由于《春秋》经孔子加了“笔削褒贬”,“垂空文以断礼义”。(史记·太史公自序.史记简体字本.中华书局,1999:2493.)这种“褒贬”、“礼义”充分体现了儒家人文价值的取向,后代儒生学习《春秋》,就是要从那种历史叙述中领悟这种价值取向。其次,《春秋》提供了春秋时期的历史知识,详细记载了当时各国征战、会盟、祭祀的社会政治史,它能提供治国理政的各种政治经验。《春秋》之教,亦是一种有关政治、历史等人文知识的教学内容。
(六) 《论语》和《孟子》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行事的记录,由孔子的弟子记录、编纂而成。《汉书·艺文志》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西汉时有《鲁论》、《齐论》和《古论》三种版本。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系东汉郑玄参考上述三种版本综合而成。《孟子》一书系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11篇,现存7篇。相传另有《孟子外书》4篇,已佚。
《论语》、《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是记录儒家思想、儒家学派的主要典籍。它奠定了儒家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美学思想、教育思想、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如在哲学思想方面,它提出了“天”、“命”及“尽心、知性、知天”等观念;在政治思想方面,它提出了“礼治”、“为政以德”、“仁政”等观念;在教育学方面,它倡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知之”及知行结合等主张;在伦理思想方面,它倡导“性善”、“仁者为人”的思想,均是儒家学说的理论基础。所以,这两本书是古代学校的基本教材,也是一切读书人接受儒家思想的启蒙课本。宋代大儒朱熹等为了突出《论语》、《孟子》的重要性,另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汇集起来为之作注,合称《四书章句集注》。此后,《四书集注》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最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惟一标准,《四书》取得比之《五经》更为重要的地位。
二、 经学的价值系统
儒家之《六经》成书于孔子之前,诚如章学诚所说:“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易》掌太卜,《书》藏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颂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校雠通义,卷一.叶瑛.文史通义校注,下册.中华书局,1985:951.;但是,孔子则开始以《六经》作为培养人材、教化社会、传授学业的主要教材。据史书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史记简体字本.中华书局,1999:1560.)。此后,《六经》遂成为儒家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居有重要地位。
儒家经典所以受到历代学者、教育家的重视,其根本原因在于经典是载道之文,儒家所遵循、宣扬的一整套价值体系——道,均是通过儒家经典才得以明确并阐发出来的。荀子十分重视经学教育,他所提出的理由十分明确,即儒经皆可归结为“天下之道”的呈现,他说:
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也,百王之道一是也;故《诗》、《书》、《礼》、《乐》归是矣。《诗》言是其志也,《书》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儒效.安小兰.荀子新注.中华书局,1979:100.)
尽管《诗》、《书》、《礼》、《乐》各有其特点,但它们均可归结为儒学所追求的“天下之道”、“百王之道”,而这个“道”则正是儒家的价值体系。西汉以后,儒学独尊,经学教育已在国家以及私人教育体制居于绝对统治地位,其根本原因是统治集团完全接受了经典所倡导的价值系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