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三,守勤有恒。
曾国藩能够在人格修身、学问追求上取得那样高的成就,获得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成就,得益于他终生的勤勉有恒,他坚信“人而无恒,终身一事无成”(致沅弟.曾国藩全集,第19册.家书(一):358.)。所以,他一直将“勤勉”二字作为自己进德修业的要求。他认为,天下所有的事业,无论是修己治人的人格修养、政治功业,还是学问境界的提升,均须靠日积月累的功夫。他提出:“天下之事,有其功必有其效;功未至而求效之遽臻则妄矣。……是故为学既久,则道业可成,圣贤可到;为治既久,则教化可行,尧舜可至。若是之类,莫不由积日累久而后至,固非骤而及也。”(笔记二十七则·功效.曾国藩全集,第14册.诗文:378—379.)所以,曾国藩将自己长期积累、悉心体验的“八德”之中的“勤”,列在首位。他还进一步提出“勤之道有五”,包括身勤、服勤、手勤、口勤、心勤。他认为:“古之成大业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朱子谓为学须铢积寸累,为政者亦未有不由铢积寸累而克底于成者也。”(笔记二十七则·克勤小物.曾国藩全集,第14册.诗文:386.)修德进业均须依赖于一个“勤”字,但是保持“勤”则须“恒”,所以他又强调“恒”字,说:“天道忌贰。贰者,多猜忌也,不忠诚也,无恒心也。”(曾国藩全集,第16册.日记(一):384.)而守恒则是进德修业的根本保证,他甚至认为“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没有“恒常”,就会“万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一旦坚持守恒,就能够取得进德修业的大成就。他说:“古来圣贤豪杰,何人不从磨炼出来?磨折愈甚,学养愈进。”(复陈筱帆.曾国藩全集,第30册.书信(十):7350.)只要长期坚持勤恒不息,百般磨炼,就会成为像尧舜、周孔等人那样的圣贤豪杰。
四、 一致的思想方法
虽然人格与学问之间有一系列差别,前者注重主体的修炼,后者注重客观的思考,但是曾国藩认为人格与学问之间又有着内在统一性,譬如说,二者在方法上就有着共同点。也就是说,人格的修养方法与学问知识的方法有着同一性,如果在进德修业的过程中使用同样的方法,不仅能够取得双重的作用,而且会产生互动的效果。
曾国藩讨论得比较多的这一类方法,诸如以下所列。
其一,切己体察。
“切己体察”是宋儒朱熹提出来的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朱熹强调要将“尊德性”与“道问学”结合起来,即通过学问的道路来培植自己内在的“德性”,而“切己体察”就是一种将读书的学问探讨与德性的体验察识结合起来的方法,故而既是一种读书求知的方法,又是一种德性修养的方法。曾国藩对这个方法十分赞同。他在教育儿子曾纪泽时,就以自己的切身体验,用这个“最为精当”的方法启发他:“汝读《四书》无甚心得,由不能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朱子教人读书之法,此二语最为精当。尔现读《离娄》,即如《离娄》首章‘上无道揆,下无法守’,吾往年读之,亦无甚警惕。近岁在外办事,乃知上之人必揆诸道,下之人必守乎法。若人人以道揆自许,从心而不从法,则下凌上矣。……此切己体察之一端也。”(谕纪泽.曾国藩全集,第19册.家书(一):409.)他认为儿子读书之所以不能深入,没有自己的心得,不能提高自己的思想修身,就是没有懂得朱熹的“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的读书方法。事实上,他认为儒家经典所讲的一切知识学问均是与我们个人息息相关的,故而他对那种不能将书本知识与切己体察结合起来的人,向来是嗤之以鼻的。譬如他说:“《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曾国藩全集,第19册.家书(一):39.)所以,曾国藩主张通过“切己体察”从而将相关的“格物”与修身相关的“诚意”统一起来,他说:“格者,即物而穷其理也。如事亲定省,物也;究其所当省之理,即格物也。吾心,物也;究其存心之理,又博究其省察涵养以存心之理,即格物也。吾身,物也;究其敬身之理,又博究其立齐坐尸以敬身之理,即格物也。每日所看之书,句句皆物也;切己体察穷究其理即格物也。此致知之事也。所谓诚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是不欺也。”(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曾国藩全集,第19册.家书(一):39—40.)这种“切己体察”方法,将人格修养与学问积累结合起来,产生互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