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书院自产生以后,在教书育人方面独树一帜,形成了许多不同于官学的特点。譬如,创办或主持书院者往往是一些名师大儒,在学术界、教育界的声望很高,能吸引立志于学的学生,而且书院在教学方面又独具特色,形成了一整套包括自由讲学、会讲论辩、教学与学术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制度。所以,书院自创办以来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现在,我们分别讨论书院的教育实践形式。

首先,我们看看书院的自主讲学。

自主讲学本是中国古代私学教育的传统。从先秦诸子创办私学,到汉代儒家学者创办精舍、魏晋名士清谈讲学,古代私学的自主讲学传统一直延续不绝。书院出现之后,很快成为儒家学者实现自主讲学的基地。书院和理学同时兴起,理学最初还只是一种新兴的学术思潮,并没有得到官方的推崇。理学家们主要是利用书院进行自主讲学,研习、讨论、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因此,自主讲学就成为书院教学形式的一大特色。

书院实现自主讲学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由学者进行学术传授式的讲学。宋明时期,那些著名理学家皆利用书院传授自己的学术观点,如南宋的朱熹、张栻、陆九渊、吕祖谦、真德秀、魏了翁等就是如此,书院势必成为各学派学者的学术基地。到了明代,心学思潮兴起,心学一派为传授自己新的学术观点,又利用书院展开自主讲学。可见,书院成为宋明以后各家各派学者宣扬自己学术思想的大本营。

第二种自主讲学的方式是会讲或讲会。会讲是指持不同学术观点的学者聚会讲学,以辨析异同,争辩是非。讲会则是把上述会讲发展成一种学术组织,即由学者们定期聚会讲学的组织。会讲、讲会允许不同学派同时自主讲学,类似于今天的学术讨论会,它能够体现出“百家争鸣”的精神。不仅学术传授式的自主讲学是古代私学的教学传统,会讲、讲会也是如此。早在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官,就有一种“期会”的讲学方式,持不同学术观点的教师之间或教师和学生之间定期在学宫展开公开辩论,进行学术争鸣。魏晋时期,各家各派的名士亦常常相聚在一起,分主客两方展开学术争辩。宋代书院形成之后,出现了会讲的教学方式,和稷下学官的“期会”、魏晋名士清谈一样,会讲亦是由不同学术观点的学者在书院内展开学术争鸣,书院成为他们展开自由讲学、学术争鸣的阵地。宋代著名的会讲有朱熹、张栻在岳麓书院探讨“《中庸》之义”的“岳麓之会”,还有朱熹、陆九渊、吕祖谦在江西铅山鹅湖寺就“为学之方”而展开学术争鸣的“鹅湖之会”。两次会讲均在学术史上产生重大影响。

到了明、清两代,上述会讲发展成一种定期举行的组织和制度,被称为“讲会”。一般在举行讲会时,院内师生全部参加,院外人士亦可参加。在会上,参加者对讨论议题、儒家经典的理解各抒己见,或者展开问难论辩,或者交流学习心得。明清时期的讲会制度发展得比较完备,各个书院还为讲会制定了专门的规约,对讲会的宗旨、组织、日期、仪式、经费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通过讲会,学者们将教学活动和学术活动统一起来,体现出书院的自主讲学和百家争鸣的精神。当有人问明代学者吕柟,书院讲学者观点不同如何办时,吕柟回答说:“不同乃所以讲学,同矣,又安用讲耶?”允许不同观点的人会讲论辩,是书院实行自主讲学的一种典型方式。

自主讲学和学术研究具有内在的联系。学者们所以要求自主讲学,是因为他们在独立的学术研究中产生了不同的学术观点;同样,学术研究总是要借助于自主讲学才能深入探索和广泛传播。这样,古代书院的自主讲学一直和学术思潮的演变、发展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各家各派的思想家都创立书院讲学,同时也开展学术研究。所以,书院产生后,成为宋代以后学术研究的基地,推动了这段时期学术思潮的发展。南宋的绝大部分理学家,如杨时、胡安国、胡宏、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渊、黄干、真德秀、魏了翁等,都在创立或主持书院传播理学的同时,进行独立探索的学术研究活动。这样,书院既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又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明代王阳明、湛若水及其弟子们为推动其学说的研究与传播,努力发展实行自由讲学的书院,书院亦成为心学学术思潮的大本营。明清之际,为纠正王学末流空疏之弊,学术思想界兴起重视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倡导实学的思想家们同样利用了书院这个自由讲学的阵地。如顾宪成、高攀龙讲学的东林书院,黄宗羲讲学的证人书院,李二曲主讲的关中书院,颜元创办的漳南书院。这些书院成为传播实学的著名学府和研究实学的学术基地,在中国古代的实学思潮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代乾嘉汉学兴起以后,清代许多著名的汉学家均创办、主讲书院,如惠栋主讲紫阳书院,戴震主讲金华书院,钱大昕主讲钟山书院、紫阳书院等,这些书院对汉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书院能够把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自主讲学是其重要的原因。当时许多书院,尤其是那些著名书院的主持者都是学术界中有影响的人物,他们在书院讲述自己正在研究的学术问题,并和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另外,学术大师之间、学生之间也积极开展学术讨论。这些形式既属于课堂讨论的教学活动,又属于学术讨论的研究活动。

其次,我们看看书院的自学精神。

书院教育方法具有显著的特色,总是坚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故而在他们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中,总是以学生为本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潜能,将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由学者本人独立认识、自我探索、发现知识的过程。书院倡导以学为本的教学方法,并不是要否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是强调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应以“学”为本位,“教”的目的最终仍是学生的“学”。书院教育所倡导的这种自学传统和教育方法,也构成为书院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重自学本是儒家教育的优秀传统,先秦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在传授弟子时,都十分重视学生自学。孔子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方法,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认为只有在学生想懂而没有理解(“愤”)、想说而不能表达(“悱”)的时候,教师才去启发他。这种启发式方法促进了儒家教育注重自学的传统。孟子传授弟子亦要求他们以自学为主,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所谓“自得之”也是注重自学的方法。孔子、孟子所提出的启发式自学方法,是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书院教学发展了这种注重自学的精神,朱熹致力于创办书院的教学活动,也是要求学生以自学为主,他对学生说:“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朱熹更加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书院教学坚持以学为本、注重自学奠定了思想基础。

书院教学一般要求学生个人读书钻研,老师讲学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书院的导师讲授典籍时,注重发挥其中的大义,以指导生徒的自学与钻研,而不是逐字逐句地诵读讲述。如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论语》,主要围绕着“义利之辨”大加阐发。有许多导师要求生徒首先自己讲述读书自学的心得,然后针对学生的理解程度及正确与否,再作讲述。如朱熹任湖南安抚使时,亲自至岳麓书院讲学。他采取抽签的方式让学生讲述《大学》,然后针对学生对儒家经典的理解而讲述自己的看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往往居于辅助者的地位。书院导师深明这一以学为本的道理。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读书钻研,书院导师把指导学生读书作为教学的重点。他们根据自己长期的治学、教学经验,在读书的范围、主次、程序及方法等各个方面制定一些计划和原则,以指导学生读书。元代理学家程端礼曾担任建康路江东书院山长,他制定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就是一份关于读书的内容、顺序、主次方面的教学计划。这个读书日程不仅确定了读书范围、先后次序,并要求按照不同年龄依次阅读内容深浅不同的书,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治学和教学的经验,对书院的教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全国各地书院所普遍采纳。为了指导学生读书自学,书院导师还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一系列读书的方法和原则。朱熹指导学生读书的原则、方法共有六项,即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清代岳麓书院院长、汉学家王文清亦以自己的读书经验为依据,制定《王九溪先生手定读书法》刻石于书院讲堂,其内容包括两项。一是“读经六法”,包括:正义、通义、余义、疑义、异义、辩义。二是“读史六法”,包括:记事实、玩书法、原治乱、考时势、论心术、取议论。这些读书方法包含着丰富的治学经验,反映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对现代高等教育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三,我们再考察书院的问难论辩。

书院教学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倡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问难论辩,从而使书院的学术气息十分浓厚,教育气氛十分活跃。理学家们在其治学过程中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朱熹认为存疑是治学的必经步骤,必须“群疑并兴”才有学习的提高。陆九渊也提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学者通过对疑难的思考、论辩,达到“融会贯通,都无所疑”,就能进入更高的学习境界。所以,理学家在书院教学,普遍倡导、实行问难论辩的教学方法。在他们的《语录》、《文集》中,记录了书院师生问难论辩的大量讲学记录,从中可以看到他们是如何运用问难论辩教学法的。下面引一段南宋理学胡宏与其弟子彪居正在碧泉书院的一段对话,以了解书院重视问难论辩的教学特色:

彪居正问:“心无穷际者,孟子何以言尽其心?”(胡宏)曰:“为惟仁者能尽其心。”居正问为仁,曰:“仁之道,宏大而亲切,知者可以一言尽,不知者虽设千万言不知也;仁者可以一事举,不能者虽指千万事亦不能也。”曰:“万物与我为一,可以为仁之体乎?”曰:“子以六尺之躯,若何而能与万物为一?”曰:“身不能与万物为一,心则能矣。”曰:“人心有百病一死,天下之物有一变万生,子若何而能与之为一?

这里,不仅有学生提问,导师解答;亦可由导师反问,要求学生解答。这种教学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想,使讲学充满着学术争鸣的气氛。由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问有答,其求学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展,故而成为书院教学制度的特色,并构成书院的精神特质。

三、 书院精神与中国学术传统

书院不仅是古代的教育中心,从事文化传播,也是学术研究中心,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的创新是通过不断更新的学术思潮体现出来的,而学术思潮的兴起、学术活动的展开往往和书院精神联系在一起。宋以后,书院成为重要的学术研究机构,宋、元、明、清历朝的学术研究和书院结下了不解之缘,书院成为宋以后各种新兴的学术思潮的学术基地。

武侠仙侠推荐阅读 More+
斩妖百年:我的夫人是狐仙

斩妖百年:我的夫人是狐仙

南山无狐
我许仙有生之年,见妖除妖,与魔杀魔……夫君,那你连我也要杀吗?我…除我娘子以外!
武侠 连载 0万字
霸爱燃情:冰山总裁的“过敏源”

霸爱燃情:冰山总裁的“过敏源”

美男不胜...
白天他是冰山酷总裁,夜晚立时化身放荡不羁的风流少爷。 她白天是气质傲然的白领,入夜变身清纯舞女,妖颜惑众…… 三千起价,她要拍卖柔情一夜!谁将与她共赴春宵? 五十万拍板,他却只要她一个吻?! 难道他真的是冷漠加麻木的冰山?不!她是他的“过敏源”,如影随形,化骨入髓... [详细介绍] 最新章节:女人,不带怕的!(15)
武侠 连载 3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