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现代中国书院的功能:以岳麓书院为例——在韩国“世界青年儒林大会”上的主题演讲
书院是传统中国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教育机构,在中国古代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教育的典型代表,它在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www.Pinwenba.com
但是,传统书院如何在现代中国继续发挥它的文化教育功能?今天的中华大地上,还留存着大量的书院遗址,应该如何使这些在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书院在现代社会更好地发挥教育文化功能?同时,许多学者、教育工作者也在尝试创办了一些新的书院,这些新书院在现代社会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文化教育的作用?
这里,我想以岳麓书院为中心来讨论这一问题。岳麓书院创办于宋初,是中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历经宋、元、明、清延续办学,是中国传统书院的典范。以后,岳麓书院改制为湖南大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们启动了岳麓书院的现代复兴。所谓现代复兴,实质上就是对古老书院文化传统的继承、转换与创新。
到今天为止,岳麓书院已具有了双重涵义:一是已经成了中国文化遗产的岳麓书院;一是作为现代教育学术机构的岳麓书院。由传统岳麓书院发展为现代岳麓书院,它是在今天我们中华文化复兴的背景下发生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教育现象,也是现代中国书院复兴的初步试验。
一、 岳麓书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中国书院博物馆的建设
岳麓书院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大学。岳麓书院创办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初创时期,就受到地方政府、士绅以及朝廷的重视。公元1015年,书院创建四十年之际,由于办学卓有成效,北宋真宗皇帝赵恒召见书院山长周式,并亲题“岳麓书院”匾额,于是书院之称始闻天下,遂成北宋“天下四大书院”之一。尔后北宋湖南“潭州三学”最终确立岳麓书院的高等学府地位。据《岳麓书院志》记载:“宋潭士目居学读书为重,岳麓书院外,于湘江西岸复建湘西书院。州学生月试积分高等,升湘西书院,又分高等,升岳麓书院生。潭人号为三学生。”由此可见,所谓“潭州三学”,即指潭州州学、湘西书院、岳麓书院分成三等级,其中岳麓书院为三学中的最高学府。元、明两代,潭州三学的体制虽不复存在,但岳麓书院自宋代以来所确立的湖南高等教育中心的地位却始终没有改变。清代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颁布上谕,明令各省城创立“省城书院”。岳麓书院又被列为省城书院,这进一步巩固了它作为湖南地方高等学府的地位。
作为中国古老的高等学府,它成了湖湘乃至整个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培养人才的摇篮。悬挂在岳麓书院大门的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是岳麓书院千百年来人才辈出的真实写照。早在南宋初期,书院就形成了当时理学中最为兴盛的湖湘学派,出现了以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派人才群体。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王夫之也出身岳麓。晚清以后,这里涌现出了众多的人才群体,其中最著名的有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以陶澍、魏源为主体的政治改良派人才群体;咸丰、同治年间出现的以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胡林翼为主体的“中兴将相”人才群体;戊戌变法期间出现的以谭嗣同(时在务学堂,后并入岳麓书院)、唐才常为代表的维新变法派人才群体;变法失败后以蔡锷、陈天华、程潜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人才群体。1916年至1919年间,青年毛泽东数次寓居岳麓书院半学斋,从事革命活动,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此后,大批岳麓师生投身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中去,如蔡和森、邓中夏、何叔衡、李达、谢觉哉、周小舟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