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赫迪·穆萨伊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更糟糕的是,仅仅是“周围人会不守规矩”的念头,就足以让你加速抢占出口处空间这一珍稀资源,这样你才不会被落在后面。这就是“自证预言”:你对某一事态的预期导致你用行动提前做出反应,而你的反应行为恰好导致了事态发生。举例来说,想想某些荒唐的汽油短缺案例。本来一切正常,汽油储备充足,可如果车主们莫名其妙地开始担心能源匮乏,都争先恐后地冲向加油站,提前加满自己的油箱,那么这个行为本身真的会导致汽油供应不足。这个理论还能解释为什么家电打折总是引发人群冲挤,为什么某家大型连锁超市在2018年促销榛子巧克力酱竟引发哄抢。一旦人们相信他们必须得靠抢才能拿到商品,那这件事就一定会发生。
这就是一例典型的所谓“社会性困境”(social dilemma):在此情境下,对每个个体最有利的行动,同时是对群体最有害的。从个人角度看,奔跑能增加生存机会,不过前提是其他人不能跑。19世纪初,经济学家威廉·福斯特·劳埃德(William Forster Lloyd)首次在另一种语境下揭示了这种社会性困境。对一个放羊的牧民来说,羊越多,利益越大。但如果其他牧民以同样的逻辑行事,牧草资源就会不足,整个牧羊人群体的利益也因此受损。行人与羊群同理,某些资源需要集体精打细算,共同使用。这资源对羊群来说是草地,对人来说则是出口周围的逃生空间。
那么该怎么办?物理学家的建议是,在靠近出口的地方架一根立柱。多古怪的点子啊!难道说障碍越多,人群疏散得越快?至少物理学可以证明这点。比如对海边的堤岸来说,提前将一股巨浪分流,能有效减缓其到岸的冲击力。对于“人浪”也是同一个道理。在最拥堵的出口前几米处提前分散人流,能够有效减轻最后瓶颈处的压力。这个办法经过用米、用羊、用人的测试,全都行之有效!可惜,这个建议在理论上完美无缺,但在应用时不切实际。除非是紧急情况下,否则在门口几米处竖起一个障碍物不仅有碍观瞻,而且可能让人找不到紧急出口——太不像话了!
你可能会疑惑,既然如此,大家还跑什么呀?疏散也没什么困难的,只要镇定地离场就行。但是,想象你置身于火灾现场,处在撤离的人群之中。你周围的人都遵守纪律,平静地移动着。你也一样,老老实实在队尾等着。突然,你回过神来,发现自己竟是最后几个离开现场的人之一。也就是说,你比别人的处境更危险。此时此刻,求生本能敦促你:快跑,这样就能更快去到安全的地方!于是你开始越过前面的人,而你前面的那个人自然也跑了起来……每个人都急着赶向出口,于是每个人都出不去了。
还有我前面提到过的人的从众天性在这时也会帮倒忙。我们能不能增加安全逃生出口的数量来疏散人流呢?不行。还记得我前几节谈到过的那个火灾实验吗?火警骤起,室内烟雾弥漫,能见度迅速降低,这时候怎么找逃生通道?如果你前面有人向某个方向跑去,你很可能会习惯性地跟着跑,接着又带动其他迷失方向的人跟着你跑。渐渐地,大多数人跑到了同一个出口前,造成一阵混乱,谁也挤不出去,而其他的求生通道则无人利用。
求生本能
那么人类是不是应该停止像羊一样“愚蠢”盲从呢?其实也不一定。人的从众本能也可以是一种积极力量,它让人群中那些熟悉环境的个体自然而然地引导整群人找到逃生方向。根据那个著名的“5%法则”,只需要几个人朝同一个方向走,整群人就会跟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全体人都应当聚集到同一个出口……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就我所知,这类研究中只有一例让人类参与的实验,是由西班牙潘普洛纳的纳瓦拉大学做的。他们的伦理约束似乎比我们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更宽松。但是显然,他们也不敢找大学生参与这个危险的实验。这次完成实验的是西班牙军人。将近200名士兵,个个都有一米九高,训练有素,临危不惧。他们接到指令,要尽可能快地冲出体育馆的一扇窄门,必要时可以用胳膊肘撞人。现场当然设有防护措施,包括10个安保人员、覆盖危险区域的海绵保护垫,还有一个非常情况下的紧急叫停程序。如实验者预期的那样,士兵们越是着急,越是难以挤出去。理论被完美地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