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赫迪·穆萨伊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几次实验过后,我们得出两个有趣的结论。第一,在危险情景当中,群体对各种情况变化的反应比个体的更激烈。没有危险发生的平静时期,人群会抑制个体的逃跑倾向;在一场恐慌过后,人群则会促进个体的逃跑倾向。人群就像一面情绪的放大镜,将主导群体的情绪夸大。在我后面要提到的谣言形成过程中,这种现象也会起作用。第二,群体的适应能力似乎比个体更强。长期来看,如果我们处在一个群体当中,假警报对情绪的影响要比我们单独行动时小得多。就在我撰写本书时,这类实验还在继续探索着人群的行为倾向。
然而,除了人群恐慌可能引发的踩踏之外,人们其实并没有遇到什么危险。相似的一幕发生于2017年6月3日的意大利都灵。圣卡罗广场上,3万球迷聚在大屏幕前看他们球队的一场足球比赛。一句风言风语和一个可疑举动让几个观众发慌逃跑。在多米诺效应下,几十个人跟上了他们,接着是几百个、几千个。这次恐慌让一名女子被压在墙上,活活憋死,另有1 500多人因此受伤。
科研人员的工作常常要求我们去设计实验标准,用概念化的方法去预测人类行为。毕竟,我们很难让被试亲身经历大逃亡或者恐慌情绪。因此,在科学实验的理论结果和它的现实应用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小片不确定区域。科研人员常常怀疑:“在我们的实验里,真的没漏掉什么能够影响现实生活中个体行为的变量吗?”所以科研人员使尽一切解数,不断挑战自己的创造力,把实验设计得越来越逼真。我的下一个实验灵感就这样诞生了。我舒舒服服地待在自己的办公椅上,就能够测试危险的火灾现场中人群的反应。
突然,人群的隆隆声从远处传来,人们抬起头,只见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几十个人正疯跑着冲向这边。慌乱之中,一个男人扔掉手中的花束撒腿就跑,慌不择路地踏翻了遍地的香烛。周围的人马上学着他跑了起来。“快逃啊!”人群中有人喊道。大家一下子就开始了全力奔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人们朝着旁边的人大喊,脚下却不住地跑。男男女女有的钻到了附近餐馆的桌子底下,有的一窝蜂冲进旁边的建筑物里藏身。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广场已变得空空如也,只剩下几个荷枪实弹的警察靠着雕像基座掩护自己。基座的大理石上刻着几个字:无所畏惧。
<a id="note13n" href="#note13">[1]</a> 巴奴日的羊群(mouton de Panurge)是一个习语。巴奴日是拉伯雷作品中人物,为了报复嘲笑过他的商人,他从商人手中买下一头昂贵的羊,将其扔进河里,羊群中其他的羊也跟着它掉进了河水。巴奴日的羊群因此成为不独立思考的盲从者的代称。
共和广场上气氛凝重。数以千计的人自发前来此处,沉默地在玛丽安娜的雕像下献上花束,燃起香烛,或者写下留言,向巴黎与圣德尼的恐怖袭击事件中的130名受害者献上哀思。
<a id="note14n" href="#note14">[2]</a> 《草原上的小木屋》(Little House on the Prairie)是1974—1983年播出的美国长篇电视连续剧,讲述田园诗意爱情故事和家庭生活。
2015年11月15日,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