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德·P.谢德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938—1945年间,欧洲大陆上的千年犹太史以大屠杀告终。这场浩劫的规模超出人类想象,永久改变了全世界犹太人的面貌。
19世纪,德国犹太人被赋予公民权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欣然接受德国的公民身份与文化认同。文化适应所提供的机遇几乎不可抗拒。就连情愿与犹太过去保留联系的人,也看到德国文化与德国经济体系的优越,遂采纳西欧生活方式,将德国文化视为自己的文化。1870—1871年,在普鲁士和法国交战期间,犹太人与其他德国人并肩战斗,对自己的德国公民身份倍感自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德国犹太士兵荣获铁十字勋章,对他们个人和家族来说,这不仅是对英勇作战的认可,更是忠于祖国的证据。
然而,如果说犹太人对更大社会的态度有了深刻变化,这个社会对他们的态度却鲜有起色。多个世纪以来,基督教世界疑心重重地视犹太人为异类,基督教神职人员在布道中反反复复说他们是杀害救世主的凶手,他们还被当作恶棍,要为所有不幸负责。人们没有特别的理由去消除这份根深蒂固的遗俗,遂听之任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社会面临战败国的压力,欧洲基督徒对犹太人一贯以来的厌恶又浮出水面,其方式和强度是德国犹太人完全始料未及的,他们自以为已经很好地融入了德国社会。
年表
<table cellspacing="0"><tbody><tr><td width="35%">犹太历史</td><td width="30%">时间</td><td width="35%">世界历史</td></tr><tr><td> </td><td>1889</td><td>阿道夫·希特勒出生</td></tr><tr><td> </td><td>1925—1927</td><td>希特勒《我的奋斗》出版</td></tr><tr><td> </td><td>1932</td><td>富兰克林·罗斯福任美国总统</td></tr><tr><td>德国发生抵制犹太人运动</td><td>1933</td><td>希特勒成为总理</td></tr><tr><td>《纽伦堡法案》</td><td>1935</td><td> </td></tr><tr><td>碎玻璃之夜;意大利的种族立法</td><td>1938</td><td>奥地利被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遭瓜分</td></tr><tr><td>匈牙利犹太人丧失公民权;波兰集体迫害</td><td>1939</td><td>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入侵波兰</td></tr><tr><td>法国维希政权推行歧视犹太人法律;波兰设立隔都</td><td>1940</td><td>丘吉尔成为英国首相</td></tr><tr><td>犹太人被禁止迁出德国;海乌姆诺(Chelmno)设立第一所死亡营</td><td>1941</td><td> </td></tr><tr><td> </td><td>1942</td><td>万湖会议</td></tr><tr><td>大批犹太人被运到奥斯威辛</td><td>1942—1944</td><td> </td></tr><tr><td>丹麦犹太人偷渡至瑞典;德国宣布肃清犹太人</td><td>1943</td><td>德国在斯大林格勒战败,德国在北非战败,意大利投降</td></tr><tr><td>匈牙利犹太人遭灭绝</td><td>1944</td><td>诺曼底登陆</td></tr><tr><td>集中营被解放</td><td>1945</td><td>德国投降</td></tr><tr><td> </td><td>1946</td><td>纽伦堡审判开始</td></tr></tbody></table>
一战后德国的环境有助于极端民族主义思想抬头。战败蒙羞以及获胜协约国的索赔压榨造成的经济危机,使许多德国人敌视外部世界。战后的政治动荡和经济萧条也致使人心惶惶,许多人担心不久前刚推翻俄国政权的共产主义革命会出现在德国。为了回应这些态度,一些极端民族主义的政治运动开始出现。阿道夫·希特勒(1889—1945年)组织和领导的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通常简称“纳粹”)脱颖而出,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政治运动。
在希特勒职业生涯初期,犹太人就在他的政治思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声称,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不是德国人民的过错,而是因为犹太人背信弃义。他还指责犹太人掀起俄国的共产主义革命,称他们正在德国谋划一场类似的革命。除了这些政治观点,他还散布一种伪科学的种族理论。按照这一理论,德国人及其他北欧人属于高级人种“雅利安人”,在容貌、体力、智力上都出类拔萃,堪称优等种族。其他民族属于劣等种族,可按等级排列:雅利安人之下是地中海人,地中海人之下是斯拉夫人,而处在最底部的,是排在黑人之后的犹太人,他们天生就是腐蚀和摧毁文明的犯罪种族。希特勒声称,犹太人和德国人通婚是为了削弱雅利安人的种族优越性,犹太人参军是为了当内奸,犹太人写书是为了腐蚀德国的智力生活,犹太人当艺术家是为了用颓废的污秽污染德国,犹太人渗透进商业公司是为了摧毁这些公司和德国工人。最重要的是,犹太人策划了这场经济危机。不过,希特勒说日耳曼人终究不可战胜,因为他们在基因上比其他人种优越,生来就注定统治世界。
希特勒在他早期政治宣言《我的奋斗》(1925—1927年)中写道:只有摧毁犹太人,才能迎来德国的复兴。因此,从一开始,消灭犹太人就是希特勒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他能够吸引德国大众的原因之一。他的口号是“犹太人是我们的灾星”。在一种非常真实的意义上,把希特勒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称为“对犹太人的战争”,是不无道理的。
纳粹党不是通过革命或政变上台的,希特勒也没有“夺取政权”。希特勒能赢得大批追随者,是因为他所散布的包括威胁犹太人在内的暴力言论广受欢迎,而这些追随者够多够强,足以使他成为在1919—1933年间统治德国的民主政体(一般称为魏玛共和国)中的玩家。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通过合乎宪法的途径成为总理,在同年3月5日举行的选举中,纳粹党又以44%的选票获得对政府的控制权,得以贯彻他的政治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