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玉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果你发表了一个状态,能在第一时间回应你的人,是在乎你的人,对方往往已经是或很有可能成为你的密友或贵人。
对于这些给你点赞或留言的人,千万不能怠慢,你爱搭不理,人家自然感觉受了冷落,好似“一腔热血喷出来,比一堆牛粪凉得更快”,谁能受得了这委屈,明明热乎的关系眼看就要变冷。
如果你的人缘好到爆,随便发条状态都有百十条点赞留言,实在没时间陪大家刷屏聊天,那就统一给大家一个回复,“统一回复,感谢关心”之类的,也算有个交代。
如果留言没那么多,还是尽量抽点时间,单独给别人一个回复,哪怕只回复一个笑脸、一个大拇指,也都是一种你来我往,是对别人热情关心的回应和尊重。
4.从朋友圈延伸到现实的关心
人们在朋友圈中展示的情绪,通常都是相对浓烈的,一般性的事情犯不上拿到朋友圈里去说。
发美食,那肯定是赶上了饕餮盛宴,半夜偷偷啃个馒头没几个人愿意发。发喜事,那肯定是从内心感到自豪,今早顺利上了地铁之类没几个人愿意发。发牢骚,应该是事情确实闹心,或者是碰上难事了,早餐去食堂买鸡蛋,鸡蛋却卖完了这种事一般来说还犯不上发朋友圈吐槽。
朋友圈虽然是个虚拟空间,但在形形色色的状态背后,人却是实实在在的,有生动的喜怒哀乐。朋友圈就像一个窗口,人的情绪时不时从里面飘散出来。
有些人很注意从朋友圈中捕捉别人的情绪,适时地送上自己的祝贺、安慰、关心、认同或者是帮助。
一次,石头连续几个通宵攻坚述职述廉报告,繁重的复制粘贴任务把文字搬运工的右肩压垮了。石头在朋友圈抱怨:“鼠标废掉了右手,酸痛难忍,总结季的悲剧!”校医院一位相熟的医生大姐马上私信石头,详细了解相关症状,还热心地为石头介绍了缓解肌肉酸痛的科学方法。当时石头就感动地哭了,大姐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
这就是从朋友圈延伸到现实的关心,有些人刷刷屏,乐呵乐呵,一天也就过去了;有些人看似也是刷刷屏,乐呵乐呵,却悄悄把朋友圈的社交从天上落到了地下,从虚无做成了实体,明显要高出一筹。
5.微信里说“在吗”为什么特别招人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