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时隔不久,他们找到了突破口。在1997年出版的《民主和决策》中,布伦南(Geoffrey Brennan)和罗马斯基(Loren Lo-masky)另辟蹊径,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公共政策发表意见的动机的理解。
事实上,除了“信息不完备”和“约束条件变化”外,人们还会处于不够理性的状态。这是因为,保持理性往往是件伤神甚至是痛苦的事情。若无必要,就不操心。我们会为了几十块钱的差价在不同的商店之间奔波;但银河系的历史究竟是150亿年还是200亿年,则罕见有人操心。
过去,公共选择学者们把人们对公共政策表达意见的行为,理解为一种投资行为,即人们之所以对公共政策发表意见,是想以自己的言论来改变公共政策,从而使自己将来得到某种好处。现在,布伦南和罗马斯基反其道而行,认为人们对公共政策表达意见,是“着眼于当前的精神上的消费行为”,而不是“着眼于未来的实物上的投资行为”。人们通过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显现自己的品德,达到标榜的作用。这对他们来说已经够了,这就是他们的主要目的;至于以后在实物或金钱上能有多少实惠,那不在斤斤计较的范围内。
确实经常有人怀疑理性人假定,但那往往是因为理解不透的缘故。比如,人们常说人会犯错误。但“理性人假定”其实从不否认这一点。相反,这个假定本身就考虑了“信息不完善”和“约束条件变化”这两个因素。也就是说,只要有某些信息是在决策后才被披露出来的,只要约束条件在决策前后发生了变化,那么人就会犯错误。
进一步,卡普兰(Bryan Caplan)在2007年出版的《理性选民的神话》中通过实证数据证明,大部分人对经济问题的看法,都与职业经济学家的看法存在显著的差距。无论这些人具备哪一种特质,无论他们属于哪个组别的贫富、性别、种族或党派,他们都与职业经济学家的思维保持显著的距离。只有教育程度的提高,能让人们的想法与经济学家的想法比较接近。但尽管如此,差别仍然是显著的。这是说,经济学家是一群独特的人,而只有接受经济学训练,才能使一个人具有经济学家的思维特点。
我们知道,经济学假定人是理性的,即人们能在(1)信息不完备和(2)约束条件的变动下,作出使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决策。这个假定雷打不动。即是说,不管在生活中观察到什么解释不通的现象,经济学家都不愿意打这个假定的主意,不说人是蠢的所以才做了蠢事,而是尽量接受这个假定,并由此出发去寻找与(1)和(2)有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