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星巴克,一切皆非偶然 (第1/5页)
泰勒•克拉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0中文350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愿意为了点杯咖啡,还要使用这些拗口的拼凑出的专用术语。有些顾客还是坚持使用大、中、小号的说法,以显示个人的正直人品,但是星巴克的说法也都可以接受。试想一下:下列哪种说法会让你愿意多付钱呢?是大杯密斯朵,还是中份的咖啡加奶?前者透露着欧式的精致典雅,而后者则是令人生厌的美国式直白。但其实两种说法指的都是同一种饮品。通过使用专属的语言之后,星巴克准确地认定,一旦顾客掌握了这种特殊的表示方式,就会在其他的咖啡店中找不到归属感。如果你的正宗咖啡语言是星巴克式的,那么在皮特咖啡店或是泰利咖啡店里,也许就会感觉相当不对路。大多数情况下,顾客不会完全照搬星巴克的套路,有些甚至还自行编纂一些饮品名称,诸如“加冰超大杯肉桂脱脂摩卡”,这也完全没错。公司为了迎合这部分需要,还特地准备了22页的小册子,名为“量身打造你的饮品”,具体解释每种饮品的成分,并帮助顾客“在下单时树立信心”,甚至连草稿纸都准备妥当。
但是姑且不去探讨是否真诚的问题,舒尔茨的高尚言辞并不是使得星巴克卓尔不群的原因。公司在营销领域所体现的标志性创新精神在于创造出一整套产品的专属语言。在星巴克出现之前,美国人生活在一种关注物质的状态下,我们有关杯子尺寸的概念也就仅限于老套的大、中、小号三个标准。星巴克一举击碎了这一黑暗的年代,进入了一个新世界,在顾客接受商品和服务之前,咖啡店需要他们牢记各式不同的语言表述。想在星巴克点双份浓缩咖啡?那就要份多皮奥(doppio)。想要中份的拿铁配橙子糖浆?那就应该是大杯橙香蜜意拿铁(grande Valencia latte)。出人意料的是,所有这些已然融入美国词汇的用语,最初是在天天咖啡店的一次策划会议上即兴炮制出来的。但是现如今,有些用词还是会带来负面色彩。当最小的尺码被称作是中杯,难免会令人有受到愚弄的感觉。星巴克甚至还标志性地使用“venti”来表示超大杯,这在意大利语中是20的意思(即20盎司的杯子)。<sup><a id="note16" href="#note16n">[16]</a></sup>据咖啡咨询师布鲁斯·米列托表示:“有朝一日,估计当我拿起一份意大利《共和报》时,会看到星巴克收购整个意大利语的消息,简直要疯掉了。”
星巴克这种打造专用词汇的策略大获成功,也引来诸多商家竞相效仿。就以西雅图贝斯特咖啡店为例,若要点一份大杯咖啡,则要说“Grande Supremo”(最高统治者),此举令幽默作家戴夫·巴里怒不可遏,并发表长篇大论以示反对。他写道:“你们都听好了,除非你是在与一位部落首领讲话,而对方刚把你俘虏,并威胁说要把你烧死在火刑柱上,否则永远都不要用Grande Supremo这个词。”(这还不是最糟的情形,在冷石冰激凌连锁店,三种大小的冰激凌分别叫作:“喜欢它”、“爱它”和“得到它”。)但是这些后来者都无法像首开先河的星巴克那般借这种语言时尚大揽其财,因为学会星巴克的用语已经让它挣得盆满钵满。随着消费者日益倾向于通过产品消费来表达自我,掌握特殊用语可以确保他们能够“准确”获得各自所需,即按照星巴克的“顾客学”打造的饮品以满足其特殊需求。
但是在舒尔茨倾向于从人类状态角度发表意见的问题上,有些人则不像柏德贝利那般宽厚仁慈。有些批评意见甚至将之称作精心策划的计划,旨在围绕企业引发伦理争论(有关内容会在本书的第二部分中进行阐述)。英国《卫报》的一名作者认为舒尔茨的公共形象是“最令人作呕的道貌岸然的伪装,借此掩盖纯属粗俗钻营的赢利主义”。杰尔姆·康伦这样认为:“这就是霍华德风范。如果说星巴克是9 000磅的庞然大物,而霍华德是个200磅的常人,偶尔会谈及一下内心感受,这种比例还是可以接受的。”偶尔,霍华德的这种个人特色会以如下方式体现出来。1996年,《洛杉矶时报》的记者坐在星巴克的营销会场,无意中听到一位高管在用意想不到的冰冷措辞讨论公司的“激情”问题:“我的主旨思想就是星巴克咖啡代表着激情和艺术,涵盖的思想就是咖啡是一种艺术形式,咖啡也是灵感的来源。我们应关注咖啡豆的艺术、意式浓缩咖啡的浪漫,以及咖啡工艺所带来的灵感。”
其实,星巴克不仅是通过饮品来适应消费者的需要,企业对门店的设计也迎合了消费者的潜意识需求。霍华德·舒尔茨可以说星巴克是“建造在人类精神之上”,但其实它是依照人类的身份来打造。
人们可能会感到奇怪,能写出这样的文字的他怎么还能保持不动声色。舒尔茨难道是真的希望我们相信这一点,即像他这样一个来自布鲁克林身家几十亿美元的企业家在将双手插入无人看管的盛满咖啡豆的容器中会喜悦到不能自已?也许并非如此。但是他这么做部分原因在于这一行当本身就具备情绪激昂的特性。他时常提及的“激情”就是最有效的销售武器,也许顾客希望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能拥有更多这样的情绪。(正如2002年的一期《纽约时报杂志》这样颇有见地地写道:“舒尔茨非常善于通过设想对方之所需并告知对方,来实现其个人目的。”)柏德贝利解释说:“有关灵魂的说法其实是有些牵强,因为并非每一份中杯脱脂拿铁都可以丰富人们的灵魂,但是我也并不认为很多人去塔克钟连锁店或是温迪快餐就是为找不自在。”
第三阶段:独特的装修风格
我的手抚过磨损的木质柜台,抓一把烘成黑色的咖啡豆,让它们轻柔地滑过手指,留下淡淡的油脂芳香。我一直提醒我自己及我周围的人,我们对于那些曾登门造访的人们是有责任的。
1994年,商业管理顾问埃里克·福莱姆霍尔茨坐在星巴克总部的高层会议现场,讨论的议题非常简明扼要:“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无懈可击?”诸位高管提出各种想法,以求将企业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咖啡供应商。但是谈话很快就转到了另外一项提议上来,星巴克应该设定目标,在2000年把门店数量增至2 000家。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一想法相当滑稽可笑。当时星巴克仅有400家门店,这意味着要在5年之内将其增加4倍。还有些人则视之为挑战,若能实现则可以牢固确立星巴克在业界的霸主地位。据福莱姆霍尔茨回忆:“这就像是肯尼迪总统要在10年内将人类送上月球一样,基本上就是一项重大的宣言。”自然,舒尔茨决定要就此一搏。当“2000年实现2 000家店”的计划一经通过,很多投资人都认定,这一狂妄自大之举会把公司拖垮。据柏德贝利讲:“当我在星巴克拿下那份工作时,我接到一个机构投资者的朋友的电话,他说:‘你怎么想的啊?我们都在卖空那只股票!’他给我罗列了10条或15条理由,证明这根本行不通。人们认定在麦当劳之后,没有哪家企业可以实现如此飞速的扩张。”
通过苦心经营公司的形象,舒尔茨及其市场营销人员为星巴克营造出表面上看起来相当崇高的氛围。星巴克已不再是传统概念中的咖啡店。因为按照舒尔茨的说法,它“建造在人类精神之上”。在对新员工播放的视频资料中,旁白这样说道:“在星巴克,我们提供的是咖啡、茶以及希望,另加少许提神醒脑的功效。”在舒尔茨的书中,部分段落的表达更富于情感化,读上去甚至都有些咖啡的味道: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那些人并没有错:如果星巴克还是沿着1994年的老路继续前进的话,那么一定会直接走向破产。当时企业还是在一板一眼从零开始设计、建立每家新店,而且耗资巨大,一家新店的造价从几年前的20万美元飙升至平均35万美元的水平。若要在5年内建立1 600家新店,舒尔茨就必须找到一种设计模板,以便星巴克可以经济实用地对之进行复制,同时还可以提供温暖舒适的“体验”,这是满足顾客需求的关键所在。就其本质而言,舒尔茨需要的是造价低廉的外观,但是不能给人以廉价的感受。此外,与以往“这是你的咖啡,请喝完立刻走人”的模式相反,新的设计还要遵守第三空间的理念,鼓励人们在店中多逗留一会儿。要想满足这些条件绝非易事,有不少建筑师和设计师都无功而返。
此外,在咖啡店里,舒尔茨在公司商标方面则显得毫不吝惜。哈里·罗伯茨对我讲:“这么做还是和品牌相关。每家店里我们可以放上12个公司商标,到处都是。”商标越多,则显得越发喜庆。(除非是在涉及倒闭的情况下,有几次,公司不得已要关闭店面,一旦星巴克要搬走,当晚那家店面的所有有关星巴克的标志都会被移除。)就连咖啡杯的设计都要凸显品牌的形象,以便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星巴克希望以此作为便捷式移动广告。负责设计咖啡杯和企业标志的特里·赫克勒表示:“多年来,我们对咖啡杯的设计进行过多次讨论。我们现在都认为星巴克咖啡杯可能是公司有史以来最为有效的宣传媒介。当初很多人都曾有意修改杯子的设计,但是霍华德的立场非常坚定。我的意思是说每周会有高达4 000万人将之捧在手里,这可是相当多的广告牌啊。”